一、确立产业地位,完善产业政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5043
颗粒名称: 一、确立产业地位,完善产业政策
分类号: F407.9
摘要: 水是人类生存之本。我国又是个依治水而兴的文明古国。国务院于1997年10月28日正式批准颁布实施《水利产业政策》,但就目前我区水利而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多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推进水利产业化建设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水利经济 产业政策 水利产业

内容

产业政策是推进水利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水利产业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政府加强领导,协调解决,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当务之急是要着力解决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尽快建立完善地方性的水利建设基金,保证水利建设有稳定的投入。国务院已经作出决定,中央和地方都要建立水利建设基金。因为水利是新兴产业,产业化刚起步,同时要保证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在今后的地方水利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地方和农民成为投资主体。除了采取集资、引资和合资形式外,建立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此外,水利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融资性机构,并完善配套性的融资政策,这是发展水利产业一种新的途径。如水利投资公司、水利合作基金会等,以汇集统筹各方资金,发挥融资调节作用。其次,建立健全有偿使用和水利价格收费制度。水利作为基础产业,要讲社会效益,也要讲经济效益,而价格是耗费补偿和效益回收的关键。对供水等生产经营项目,应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来补偿,使供水工程等项目通过经营来达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以水养水的水平;对灌溉等有偿服务型工程要理顺价格、调整水价、逐步把水价调整到合理水平,,调整的步伐要与发展我区经济水平相适应。只有建立了价格收费体系,才能使水利补偿正常化、规范化。而目前我市乃至我区的水利工程,一方面由于财政负担过重而不能将拨款到位或减少了补贴,另一方面由于价格和收费制度的不健全而收不抵支,造成了水管单位入不敷出,水利工程因缺乏资金而老化失修。灌溉矛盾日趋严重。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

国务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