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的武行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4276
颗粒名称: 彻悟的武行者
分类号: J9
摘要: 1995年在《水浒传》筹备阶段,有众多的“武松”到剧组试戏,但都末能如愿一次,张绍林导演无意中看到一部东北拍的农村题材的电视剧 《太阳泪》,当丁海峰的形象出现的时候,张导觉得这个小伙子和他感觉中的武松很接近,于是就让家在东北的李东果(阮小七的扮演者)去找他,几经周折才在吉林市找到了丁海峰。
关键词: 水浒传 丁海峰

内容

1995年在《水浒传》筹备阶段,有众多的“武松”到剧组试戏,但都末能如愿一次,张绍林导演无意中看到一部东北拍的农村题材的电视剧 《太阳泪》,当丁海峰的形象出现的时候,张导觉得这个小伙子和他感觉中的武松很接近,于是就让家在东北的李东果(阮小七的扮演者)去找他,几经周折才在吉林市找到了丁海峰。此时的小丁刚从吉林艺术学院毕业半年,半年中他一连推掉了三个戏,在家休养,现在看来他当时如果接了任何一个戏,今天的武松将是另外一副面孔了“导演要求武松这个人物从里到外都要干净利落,要有透明度,这是一种微妙的人物感觉,需要用心体会和把握。演武松,我的压力很大,人们太熟悉这个形象了,我一度曾经快承受不住了。” 丁海峰说的很坦诚也很实在。但他经过刻苦的训练和深入的剖析,逐渐找到了人物的总体感觉,把握住了武松思想发展的脉络他说:“武松从开始的个人复仇,对朋友义气,逐渐走向对社会的反抗;从相信官府到认清统治者的罪恶,而成为叛道者,他的思想意识也在逐步地提高杀西门庆是为丄兄报仇,打蒋广神是朋友义气,投案自首和身陷都督府,说明他对官府仍有幻想,而血溅鸳鸯楼到上梁山之后,他的思想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他与鲁智深一样是梁山中坚决反招安的一派,以至最终断臂之后在六和寺出家。在都不敢,后来去医院才知表演中,我力避概念化的毛病,而是依据性格和情节自然地表现出来。”打戏是武松的亮点,拍《水浒传》之前,丁海峰从未接触过打戏,而此次的武打设计要求他尽可能地自己打,而且要讲究速度、力度和感觉,压力很大。丁海峰进行了大强度的训练,白天、晚上都要加紧拳脚刀枪的操练。剧中的武戏都是他自己完成的,武打动作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尽量真实,没有华而不实的虚架子。拍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二1996年6月在广西拍打方腊军的戏,当时的气温达到了摄氏40度,还要在周围的小树上点上火,酷热难当。大家又都穿着厚厚的战服,演大刀关胜的演员,身着皮铠甲,因温度过高而休克,从马上掉了下来。武松的装扮是三层衣服,一天戏拍下来,皮肤已经被汗水泡白了,每天喝20瓶矿泉水都不去厕所,就这样拍了20多天。拍“醉打蒋门神” 丁海峰着实受了一把伤。当时“蒋门神”从塌了的棚子下冲出来,抡起板凳向武松打来,丁海峰迅速躲闪,可是板凳腿还是扫到了软肋上。当时他感到疼痛难忍,连咳嗽和打喷嚏,道是软组织严重损伤。“打虎”是武松的出场戏,如果拍不好,后面的戏就很难立住c开始设计了几个方案,包括用电脑制作,但最后还是决定用真虎夜景拍摄,这样才有真实感和可信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拍摄的难度。先是从河南调来一只虎,但由于不好调动,几次“罢演”。最可怕的是,有一次,老虎从2米多高的围栏里窜了出来,四周的人吓得直往门外跑,丁海峰在门口看见人们面色苍白地向外跑,一问才知是老虎出来了,所幸的是老虎走了一圈自己又跳回去。剧组不得不又从上海调来另一只虎,这只虎训练有素。丁海峰说:“我摸了摸老虎的鼻子,软软的,感觉脾气不错,于是拍得也比较顺和。”原来设计让一个假人骑到虎背上去,可是老虎总是躲这个假人,又躲不开,于是就发威了,将这个泡沫塑料人撕得粉碎,只好作罢了有一次当替身的驯兽;员在与老虎拍翻滚镜头时被虎爪拍到脸上,引起一片惊呼,好在没有受伤。进剧组时,丁海峰才26岁,到《水浒传〉封镜时,他已经29岁了。对此;他颇多感慨,说:“我学到了很多的宝贵的经验,对于武松的形象,没有过高的期望,只希望观众能认可他。”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丁海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