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北著名戏曲导演王馥生先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3510
颗粒名称: 记西北著名戏曲导演王馥生先生
分类号: J811.1
摘要: 最近,由著名戏曲导演王馥生先生执导,银川市秦腔剧团演出的新编传统剧《狸猫换太子》公演后,在凤城引起轰动。
关键词: 导演工作 成就

内容

最近,由著名戏曲导演王馥生先生执导,银川市秦腔剧团演出的新编传统剧《狸猫换太子》公演后,在凤城引起轰动。凡看过此剧的人,无不称之为近年来我区戏曲舞台上一部难得的好戏。《狸》剧的导演王馥生先生是甘肃省陇剧团专职导演,现年57岁。在他47年的艺术生涯中,曾执导过《马超反西凉》、《徐九经升官记》、《太平鼓》等大小数十个剧,都取得成功,有的已成为演出剧团的保留剧目。他参与执导的《太平鼓》曾获文化部的“文华奖”。他以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大胆运用其他艺术形式的导演手法和勇于探索戏曲艺术发展新路子的精神在西北戏曲界享有盛誉。在《狸》剧里,王先生大胆运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和人物特写的手法,表现了复杂的人物心理特征,并且得到了观众与专家的一致认可。王馥生先生取得这样的艺术成就是与他的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分不开的。他10岁学戏,12岁就能登台演戏,这在当时的同龄学员中是不多的。17岁时就成为当时西安劳动剧团里一名主要武生演员。台上,他唱念作打一丝不苟,一招一式认真严谨;台下他虚心向同学、教师请教,请他们为自己挑毛病;以利于提高,也就在这时,他喜欢上了导演艺术。但对于一个小学都没念完的人来说,要成为一个导演多么困难。他下了决心,不论吃多少苦,受多少罪,一定要成为一个好导演,为广大观众导演出高水平的戏。几十年过去了,他成功了,并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独特的导演方式。王先生是一个“忙” 人。他一年四季奔走于西北各戏曲团体,为振兴戏曲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就一部《狸》剧,他就曾为兰州市秦腔剧团、银川市秦腔剧团、张掖市秦腔剧团三个团排导过,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王先生是一个“严厉”的人。排练场上王先生对演员们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演员表演有误,他会令你停下来从头再来,决不留任何情面。排练场下,王先生是一个十分随和的人,从不端名导演的架子,而是与演员互相探讨剧中人物性格和表现手法。我市秦腔剧团演员深有感慨,都说是演了《狸猫换太子》,演技提高一大节。如今,退了休的王先生并没有从戏曲舞台上退休。他还惦记着戏曲艺术,用他的话说,只要我还能动,还能说,我就会继续发挥余热,为振兴戏曲艺术贡献自己的一生。愿王馥生先生的艺术之树常青,为戏曲舞台增添更精更美的艺术精品。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馥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