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范文25年破天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3232
颗粒名称: 李范文25年破天书
分类号: H211.7
摘要: 如今,研究 文献的中外学者再也不必为难认难懂的 文发愁而紧锁双眉,因为现在有了一把打开 文献宝库的钥匙,这就是我国著名 学专家李范文研究员编著的大型辞书《夏汉字典》。
关键词: 西夏语 字典 历史文学

内容

如今,研究 文献的中外学者再也不必为难认难懂的 文发愁而紧锁双眉,因为现在有了一把打开 文献宝库的钥匙,这就是我国著名 学专家李范文研究员编著的大型辞书《夏汉字典》。 ,是先与北宋、辽三足鼎立,后又与南宋、金长期并存的封建王朝,立国达190年,统治疆域包括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由 创制并广泛使用的 文字,使用时间长达400多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难学的古文字之一。到现代,能辨认,拼读 文字的人已屈指可数。1972年元月,周恩来总理视察中国历史博物馆时见到 文文献,问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现在懂 文的有几不人? ”王局长答:“仅有一两位老人了。”周总理闻言,嘱咐在场的有关负责人说:“一定要培养人学这种文字,绝不能让它失传。”50年代后期,研究生毕业后分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范文,为研究 问题主动要求从繁华的首都北京调到 的故地、 文献和其它实物保存最多的宁夏,全力投入研究。在对 的有关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之后,他在70年代之初就开始致力于 文字的研究,经过25年的不懈钻研,辛勤探索,他终于在年逾花甲之后完成了大型辞书《夏汉字典》的编写工作,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书于最近顺利出版,完成了前辈和当代 学学者的一大夙愿。《夏汉字典》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只印了500册,每册定价高达1000元,可谓珍品。全书共收 文字6000个(内含107个异体字),是目前世界上正式出版的第一部也是收目最全的一部 文字典。李范文在编著中充分吸收了国内外 学研究成果,对每个 文字的形、音、义均进行了严谨的考证。注释文字注明出处,并用汉英两种文字释义,检字采用四角号码分类,注音采用 文反切注音,译成汉文,再注国际音标,拼读、检索都十分方便、《夏汉字典》的问世,填补了 学的空白,是 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近年来随着大量 文献的相继出土或发现,随着本世纪初 黑水故城出土的大量 文献资料,自俄罗斯引入国内出版。国内外兴起一股久盛不衰的“ 学”热。“ 学”已由“绝学”变为“热学”。而李范文《夏汉字典》适逢其时的出版,无疑会给“ 学”热继续加温,给“ 学”热继续加温, 推动 学备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夏汉字典》的出版,为更多的人学习 文提供了方便,也终于实现了周总理的遗愿。不久前宁夏有关部门专门为《夏汉字典》举行了首发式。与会领导、专家无不为李范刻苦钻研的精神所感动人们赞誉,《夏汉字典》堪称 学的一颗明珠,扬李范文为国家争了光为宁夏争了光。大家一致认为,如果没有高度的吃苦和敬业精神,没有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夏汉字典》。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范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