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冯小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2342
颗粒名称: 走进冯小宁
分类号: J9
摘要: 一部雄浑悲壮的《北洋水师》使冯小宁着实火了一把,待今年拍罢《红河谷》,“冯小宁”三字,更是家喻户晓。出生在古都西安的冯小宁,幼时生活却极为贫苦。1957年,在石油学院教书的父亲被打成“右派”,迫害致死。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冯小宁

内容

一部雄浑悲壮的《北洋水师》使冯小宁着实火了一把,待今年拍罢《红河谷》,“冯小宁”三字,更是家喻户晓。出生在古都西安的冯小宁,幼时生活却极为贫苦。1957年,在石油学院教书的父亲被打成“右派”,迫害致死。母亲也被关了“牛棚”受尽欺辱,哥哥去了黑龙江兵团,12岁的冯小宁不得不和7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
  1979年,恢复高考,冯小宁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美术。虽说学美工给了他一个学习的机会,但毕业后他发觉要将自己满脑子的创作感觉和艺术激情用美工在电影里表现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不安现状”的冯小宁开始学着写剧本,作导演。从第一部为自己赢得“茹奖”最佳导演的电视剧《病毒、金牌、星期天》至今,冯小宁已拍摄了6部影视作品。在圈内素有“拼命三郎”之称,其敬业精神令人叹为观止,在拍摄历史悲情巨片《红河谷》时更是发展到了极致,曾先后有5次险些遇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率摄制组从海拔5000米处攀登7191米的宁金元沙地,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别人开玩笑说“冯导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冯小宁却郑重地说道:“我要向世人展示最美丽的西藏风光,不上不行。坐在咖啡屋里空谈龛什么也谈不出来的,就像中国石油没有王进喜这帮人玩命就上不去。”. °对于目前中国电影陷入低谷,-冯小宁说,这和中国电影受理论束缚过多,自我意识太强有关。影视圈有很多人认为电影艺术是极其高雅的,普通老百姓很难理解。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导致影片和观众在接受能力上的距离。而西方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他们注重的是影片作为商品的票房价值,展示和突现的是人遇到困难时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是一种搏击自然的人格力量,而这些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中国电影要想摆脱目前的状况,也必须从象牙塔里走出来,深入生活和观众。努力达到共识,去展示人与自然搏击的伟大力量和民族精神,也即真善美的东西。曰前,冯小宁又奔赴内蒙古草原体验生活,为其下一部新作《嘎达梅林》收集素材。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冯小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