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0609
颗粒名称: 读书之乐
分类号: I0
摘要: 读书是苦中有乐,苦中得乐。乐,永远是读书的主调,由于读书之味,愈久愈深,陶渊明遂“每有会意,欣欣然忘食”,杨万里也吟出“半出绝句当早餐”那样痴迷的诗句。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

内容

读书是苦中有乐,苦中得乐。乐,永远是读书的主调,由于读书之味,愈久愈深,陶渊明遂“每有会意,欣欣然忘食”,杨万里也吟出“半出绝句当早餐”那样痴迷的诗句。至于鲁迅说的那种“嗜好的读书”自动的读书,离开直接利害关系的读书,则更是如打牌一样,充满乐趣。因为牌的有趣,“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而“嗜好读书”,“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休闲时的读书:虽然着眼于兴趣与消遣,但只要读有益的书,渐渐地会感到受益无穷。书中的文字触发我们的想象力,唤起了我们的生活体验。一旦我们心有所悟。静止的文字就会飞翔起来,具有了声音、色彩和灵性,大脑的荧屏就会呈现出二幅幅生动的画面,使我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形象美感。读书还能开启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尤其是文学书籍,文字语言具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独特魅力;赋予艺术以深邃悠远的韵味美,它引导我们进一步去探寻潜藏在艺耒深处的深远意境。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语言含蓄凝练,精美绝伦。李白《赠注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恃”,巧妙的语言转换之加抒发了难以测量的朋友深情;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景交融地描写了蕴含着深重的亡国之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景物描写中隐含着人生的惆怅。这些寥寥数语构成了一个个意蕴不尽的世界。难怪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书籍并不是把外在的东西轻易地给我们,而是促使我们内在的东西喷滴出来”。读书正是通过美感受和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心灵的解放和理智的满足。而一些卡拉OK等大众文化是无法达到这个目的的。书读多了,你往往就会爱上书,漫步街头,你会不经意地走进书市;晚上无事,把散发着淡淡书香的书搬到床头,一本一本地翻阅,一页一页地品读,好不快意这一本本书在读者面前展示:一个个奇妙的“王国“,容纳着人生岁月中的欢乐和希冀。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丽娟
责任者
刘禹锡
相关人物
杨万里
相关人物
李白
相关人物
杜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