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温室”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9612
颗粒名称: 人才的“温室”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分类号: R197.3
摘要: 当前在场的人中最感到激动的,莫过于呼吸科主治医生王香。通俗地来讲,也就是对平常人打呼噜的习惯进行治疗。其实在医学上,这种学名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情况不仅是病,而且对人身体极为有害。它可导致人长期缺氧,从而引发高血压、肺心病、脑血栓、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而这种在国际上已研究了二十多年的病症,在我区竟无处可医。经过长达几年的准备,王大夫向院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为了这个“但是”,王院长点了头,并前后为睡眠治疗中心投资35万元,给予了大力支持。到如今,睡眠治疗中心已开诊一年多了,其间共治疗了200多个病人,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关键词: 医院 人才

内容

在抓硬件的同时,医院未忽视软件即人才的培养。自1990年后,医院每年都要花费20万元以上,送人员出外培训或进行业务学习。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声誉至关重要,影响着一个医院的形象。按王院长的话说,就是要“有更多有权威的医生在医院培养起来”。1996年5月,在市一医院内科楼内,一个对宁夏人来说极为陌生的牌子被悬挂起来:睡眠治疗中心。当前在场的人中最感到激动的,莫过于呼吸科主治医生王香。王香于1992年去北京人民医院进修,在北京她接触到一门新的专业:睡眠治疗。通俗地来讲,也就是对平常人打呼噜的习惯进行治疗。不少人对此都感到可笑:打呼噜也是病?其实在医学上,这种学名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情况不仅是病,而且对人身体极为有害。它可导致人长期缺氧,从而引发高血压、肺心病、脑血栓、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国内曾作过的统计数字令人震惊:这种病在我国的死亡率高达11%至13%!而这种在国际上已研究了二十多年的病症,在我区竟无处可医。当时王香大夫就萌发了在宁夏创办睡眠治疗中心的念头。经过长达几年的准备,王大夫向院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院长皱紧了眉头:这是一个在宁夏医学界闻所未闻的新项目,而所有新的事物,都潜藏着一定的风险。老百姓是否认可,技术水平是否达到相应水平,投资是否值得,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王院长望着楼前那个红“十”字陷入了沉思:医院的发展靠的是什么?硬件与软件。其中的软件即人才可说是关键。对有着一番抱负的医生,医院难道不应该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吗?为了这个“但是”,王院长点了头,并前后为睡眠治疗中心投资35万元,给予了大力支持。到如今,睡眠治疗中心已开诊一年多了,其间共治疗了200多个病人,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而治疗中心的创办人王香大夫已是中国和亚洲治疗中心的会员,并在《宁夏医学杂志》陆续发表了两篇睡眠治疗方面的论文,还在为睡眠治疗中心今后的发展做着长远的计划。提起创办治疗中心的过程,王大夫感慨万千:“其实我们和医院是互相给予、互相付出的。医院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 ”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