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的孩子”一个“老银川”的看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9610
颗粒名称: “长大的孩子”一个“老银川”的看法
分类号: R197.3
摘要: 张老伯今年已有70高龄,是40年代初就来到银川的老住户。至今回忆起过去的市医院他还•历历在目:“那是1957年,医院刚刚成立,叫银川市人民医院,原来是银川市卫生所。当时只有20来间简陋的平房,医生也很少,没有什么设备。 我们一般都是有个头痛脑热才去开点药,打上两针。后来到六几年,我又去看过几次病,市医院显然好多了,科室比较齐全,也可以做一些普通的手术了。”
关键词: 医院 银川

内容

张老伯今年已有70高龄,是40年代初就来到银川的老住户。至今回忆起过去的市医院他还历历在目:“那是1957年,医院刚刚成立,叫银川市人民医院,原来是银川市卫生所。当时只有20来间简陋的平房,医生也很少,没有什么设备。我们一般都是有个头痛脑热才去开点药,打上两针。后来到六几年,我又去看过几次病,市医院显然好多了,科室比较齐全,也可以做一些普通的手术了。” 就在上个星期,张老伯6岁的孙女因高烧不退住进了市一医院。在急救中心的儿科,守护在正在输液的孙女身旁的张老伯指给我们看周围的环境:“刚进这急救中心,我吃了一惊,因为没见过环境这么好的医院,跟前几年我来时相比变化太大了。不说环境和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你们光看这输液瓶,顶上带着个滑轮,卡在天花板上一个特制的钢槽里,小孩可以下地走动,不妨碍输液。这微小的地方都这么用心思,大的方面更不用说了。”“打个比方也可能不太合适,”张老伯笑着说,“我觉着市一医院像是个我看着出生的孩子,现在不仅长大成人了,而且还相当的有出息。”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