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胡公石先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9420
颗粒名称: 纪念胡公石先生
分类号: K82
摘要: 9月1日,我收到南京信函一封,得知我的恩师胡公石先生8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
关键词: 人物 传记

内容

9月1日,我收到南京信函一封,得知我的恩师胡公石先生8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
  胡公石先生,江苏盐城人,生于1912年,我国著名书法家。曾任全国政协第六、第七届委员,宁夏书画院院长,宁夏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苏省文史馆副馆长,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长。
  1932年,胡公石于暨南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成为我国书法巨擘于右任先生的入室弟子,学习草书,在于先生的领导下,由刘延涛、李祥麟、胡公石等人组成“标准草书学社”,推行了草书标准化活动,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从历代浩如烟海的书法碑帖中编选、勾摹、审定,1937年出版了《标准草书千字文》,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七十年代末期,胡公石在宁夏,“先后花了四年时间,编写了八千字的《标准草书字汇〉,大大扩充了原千字文,本字汇将草书组织符号重新条贯,删繁就简,由纷纭而趋统一,由玄虚而归实用,其功卓着。”(摘自《中国现代书法风》)1963年,于右任、刘延涛在台湾又发起成立了“标准草书学社”。为了弘扬标准草书事业,推动祖国统一,1984年,由胡公石发起,在北京成立了“标准草书学社”。近年来,学社为中日文化交流,大陆与台湾统一大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胡老家里,我见到他同启功、赵朴初、屈武、杨辛五人的合影,黑白照片,放大装框,高悬在胡老的书房里。
  七十年代后,胡公石同于右任草书风格略异,于书得益于魏碑,气势刚健磅礴;胡书得益于二王,偏于秀美劲妍。胡公石先生六七十年代,在宁夏图书馆搞古籍整理工作,我父母亲是胡老的邻居,两家相处甚为和睦。因此,我常常看望当时不甚闻名的胡公石先生,有时也拿些自己写的毛笔字请胡老给予指点。
  有几次,我看到胡老在教他的10岁小孙子写标准草书,不禁问道:“难道楷书未写好,就能写草书吗?”胡老说:“楷书写不好,完全可以直接写草书。从历史上看,草书是出现在楷书之前的。”后来,胡老的弟子曾来德,即是楷书功底不深而直接写草书的,现已成为我国书坛新秀。1982年,为推广标准草书,胡老在宁夏举办了 “标准草书讲座”。我参加了这次学习,每个星期天下午,胡老亲自上课,寒暑不懈,风雨无阻,共办了五个月。有一次考试期间,我将事先写好的《千字文》请胡老指正。胡老当时也来了兴致,从头至尾用圆珠笔给我细细致致批改了一遍,几乎一半以上的字都改写过。如今,此本已成为我的收藏珍品。一个夏日,他在准备个人书法展,书房满地都是书法作品,他写得大汗淋漓,一个条幅写错了一个字,他就立即揉掉,扔到纸篓里。我说错一个字没关系,这条给我吧。胡老说:“写错的怎能送人,作品是作者的脸面呀!完了,我给你一篇就是了。”后来,我发现胡老的书作,无论何时何地所见,从来见不到一个错字,可见胡老治学精神之严谨。1991年,在胡老临走南京前,又给我留了墨宝,是林则徐撰写的联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几回在单位生了闷气,回到家甚是烦躁,待我看到这幅对联,渐渐地气也就消了。
  •在胡老的影响下,我于标准草书勤于临池,不废寒暑。1993年在南京举办的《中日标准草书联展》,中方参展作者有一百多人,宁夏选四人,其中有我的作品。得知胡老逝世的消息后,心情是非常悲痛的,我想起了当初胡老耳提面命对我的谆谆教诲,我久久地看着那幅对联,不禁热泪盈眶,胡老慈祥的音容笑貌,好像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近日吟得古风一首,以纪念胡公石先生: 海纳百川大,壁立高千仞。伟哉少穆文,胡老留墨痕。朝夕长相对,文义细细品。
  谆谆教我语,历历记寸心。
  恩师已仙逝,事业有后人。
  慨慨感君德,遥遥长歌吟。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延涛
相关人物
李祥麟
相关人物
胡公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