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寄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9134
颗粒名称: 明月寄情
分类号: I056
摘要: 夜晚的时光更让人伤情,每每不能入睡,辗转反侧,异常散文兴奋的神经尽力捕捉任何一点有关故乡亲人的回忆,渐渐地进入梦乡,醒来时,眼里总湿润着。正是夜半时分,窗外空远的天宇上,悬着银盘似的月亮,四周是那样的静谧,在这静谧之中我再也控制不住了,一任泪水在脸庞流淌。
关键词: 散文 文学理论

内容

很远地离开故乡,在异地工作。白天,人多事忙,并不感孤寂,笑容也时常挂在脸上。而每当一个人独处静坐时,孤独和寂寞便袭上心头。夜晚的时光更让人伤情,每每不能入睡,辗转反侧,异常散文兴奋的神经尽力捕捉任何一点有关故乡亲人的回忆,渐渐地进入梦乡,醒来时,眼里总湿润着。正是夜半时分,窗外空远的天宇上,悬着银盘似的月亮,四周是那样的静谧,在这静谧之中我再也控制不住了,一任泪水在脸庞流淌。
  我知道,母亲这时也在思念我。兴许她醒来起床,正提着草筐去给牲口上夜草。在家中,这样的活儿我干,现在什么事都是母亲的了!小院里也会和这里一样静谧,门口的大榆树的影子洒在院子里,门口趴着那只小黄狗,守夜的鸟儿间或发出一声剌耳的长鸣,划破了夜的寂静,村子里的狗会警惕地吠起来,是听到了夜行人的脚步声°夜幕如纱帐般笼罩着村庄,悬挂在天宇中的明月,守望着村庄,就这样不知守望了多少个年月了!在这个静谧小院东头的那间小屋,我度过了自己的二十多个春秋。那是念书求学的日子,在小屋里,我顶着屋宇上的繁星和夜色看书写字。累了,出门,站在小院的中央久久地仰望天宇中那银盘似的圣物,内心充满了无限的遐思畅想!而如今,我离开故乡来到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地方。此时此刻,如水的月光流进我卧室的方窗,照在我流泪的面颊上。这如水的月光此刻也如斯地普照着故乡的土地、山川和屋宇,就这样如水般地倾泄着,一分一秒,一秒一分,没有偏私吝啬,那么大度慷慨!又有谁知道,在这样的月下,有多少思念,有多少人在牵肠挂肚呢!月是故乡明,那是因情感上贴近的缘故!明月西斜的时辰,该是我起床上学了。母亲在西屋里轻轻地呼唤。听到声音,我便起床,拉开门,往往会看到令我奇异的晨礒中的月色。夜间或是落了阵雨,潮湿凉爽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清心润肺,使人神清气爽。整个村子像用清凉之水精心洗刷了一遍一样,老榆树上还亮着明明的水珠,在月光下闪烁着。公鸡清脆的啼叫在山谷里乐章般响起了!院子里间或着了一层薄薄的雪,那是清新、亮眼、洁白的银色,是夜半时从天宇悄悄散落下的,是天的哈达地的洁白头巾,月光中一片素装银扮的纯净世界!上学前临出门,母亲总不忘送我到门口,叮咛路上小心放学早回来,而我常心不在焉地嗯一声,骑着车子顶着晨色中的月光一路飞也似地去上学。现在,每天早晨,电子钟就放在枕边。上班的时间到了,电子鸡“咕咕”地叫起来,它把我从甜蜜的睡梦中吵醒,那刺耳的声音使人懊恼。我便多么想听到小院里墙角鸡棚上花公鸡拍翅舒胸后高亢瞭亮的啼鸣,我多么想听到母亲轻声的呼唤,多么想体味一次求学时那勤奋快乐的心情,多么希望推开屋门的刹那,惊喜地看到满院洁白的雪在日光下闪出令我欣喜眩晕的银色光彩来!而现在,我只能凭借回忆和想象来欣赏月色下故乡小院中的景致了。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国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