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情融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8347
颗粒名称: 在水一方情融融
分类号: TU991
摘要: 人们把城市供水称为“生命工程",郭继良和自来水公司的职工们就是“生命工程”的建设者。
关键词: 郭继良 职工 供水

内容

人们把城市供水称为“生命工程",郭继良和自来水公司的职工们就是“生命工程”的建设者。70年代初,郭继良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水暖专业,来宁后在银川城建系统磨炼了二十多年。1991年,郭继良出任自来水公司经理之职后,面临企业内部改革滞缓,职工情绪低落,同时供水业进入市场经济,水价偏低,制水成本上涨,供水设施不足等不利因素,郭继良大胆改革,用他上任后的“三把火”把一个老企业“烧”出了活力。公司原先实行的老八级工资制,大锅饭的弊端,给企业发展蒙上了阴影。1993年初郭继良着手进行工资改革,他和资改小组成员借鉴外地经验,在许多职工不理解表示怀疑的情况下,他先后二十多次下厂处耐心同职工谈话,把工资改革比喻为扔掉泥饭碗端上瓷饭碗,但要卖力气地端好,不小心就会打碎。在他深入细致疏导下,终于在公司实现了从老八级工资制到技能工资的转变,按劳分配的原则激发了职工生产积极性。随后在排除阻力和干扰中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干部聘任制”等激发企业活力的改革,使供水企业在困难和挑战中得到发展。从1992年到1996年五年中公司售水量、利润、利税创历史最好水平,公司固定资产到1996年增加到1.32亿元,职工收入也稳步提高。供水设备技术的老化使郭继良食不知味。我市水质是否有毒的物质检测要派人乘飞机到北京化验,这一事实深深触动着郭继良。我市自来水公司水质化验室只能进行二十几个项目的检验,放射性等有毒物质检测还是空白。1994年初,在资金不足情况下,郭继良提议成立了银川水质监测站,引进了原子吸收光谱仪、气色谱仪等尖端水质检验设备,对人员进行培训,使银川的水质监测进入国家网络,检测项目达到四十几项,填补了自治区空白。今年初,石嘴山黄河水厂试投产,处理的黄河水人是否能饮用,经银川水质监测站化验,通过国家标准检验得到权威性验证完全合格,使黄河水厂的水提前流入缺水的居民家。郭继良在水一方,心里从没停止对供水尖端技术孜孜追求。有一次到上海老家探亲,他也没忘记到水厂“取经探宝”。上海水厂供水遥控遥测系统使他感到振奋。回来后他提出方案着手引进变频调速自动化供水设备,在他和职工们努力下,二水厂实现供水自动化。刮风下雨坐在控制室用微机遥控遥测各种数据,职工再不用到十几里外的五里台开泵停泵检测数据,准确、省时又省力。1996年公司财务、收费实现微机化,供水科技进步无不渗透他的心血。“生命工程”的供水人心系千家万户,身为经理的郭继良意识到供水部门风气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和老百姓的生活。过去有人称供水部门是龙王爷得罪不起,个别职工存在“拿、卡、要”的现象。为了革新除弊,他提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制订规范化服务考评细则,“七不”、“十不准”服务准则和服务承诺制,并身体力行从我做起o1995年大年初二,胜利街主管道爆裂,几十户人家顿时断了水。在家过节的郭继良立即赶到现场指挥抢修,他和维修人员'在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中经过十几个小时奋战及时接通了水。像这样“救水如救火”的抢修,他和职工不知遇到过多少次。辛勤的劳动,得到政府和人民的认可。近几年,郭继良先后被评为“全国规范化服务先进个人”、银川市“劳动模范”和“优秀企业家”等光荣称号。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郭继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