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雨频频的岁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6582
颗粒名称: 在风雨频频的岁月
分类号: H05
摘要: 风雨频频,电闪雷鸣—— 这样来形容“文革”初期的景象绝非夸张之语。
关键词: 撰文 作家

内容

风雨频频,电闪雷鸣——这样来形容“文革”初期的景象绝非夸张之语。具有教员与业余作家双重身分的我,自然首当其冲,成为了 “革命的对象”。但说也奇怪,在“文革”最初的日子里,我却还有一段意想不到的经历——莫须有地批判“修正主义文艺黑线”是“文革”的一项重要而荒谬的内容。我因为曾于1961年末撰文发表过与当时《文艺报》《题材问题》专论不同的意见,并引来过批评和争鸣,遂被当做反对所谓“反‘题材决定'论”的苗子,1966年6月抽调入自治区党委新成立的理论批判小组,即准备大批判文章的写作班子,俨然很革命了。然而,“好景”不长。我当时虔诚地认为自己应当经受革命洗礼,便主动而坦然地将所写作品(90%以上是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报送给我原工作学校的工作组审査。谁知跟着批判我作品的大字报就铺天盖地而来,上纲之高,火力之猛烈,到了吓人的程度。其中最有力者,竟是我平时认为的一位“挚友”。我旋即于7月间被揪回学校,顷刻之间,由“革命文艺战士”变成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后来,校内造反派“杀向社会”。11月,我便“自己解放自己”了。1968年冬,我又被指鹿为马,莫名其妙地胡整了一通。两受冲击,加起来为时半年,比那些长期受迫害的同志幸运多了。十年风雨,文艺园地在8个样板戏之外,总共不过寥寥六七部小说与诗集,百花凋零,文苑凄清。“文革”后期,一些文艺刊物陆续复刊。但发表的作品只能有一种调子,一种“文革”所允许的风格,这是百花凋零的另一种现实的诠释。1973年,作家哈宽贵奉命筹备1966年停刊的《宁夏文艺》复刊,将我调到编辑部,于是我从业余作家转为专业文学工作者,时年44岁,这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老哈对我是有知遇之恩的。当然,那时的《宁夏文艺》,也是以《朝霞》马首是瞻的。70年代初,我在搁笔数年之后又开始创作。编辑向我明确宣布,知识分子只能当配角,作品可以发但不能多发。后来我也做了编辑,但绝不敢发自己的作品。因此,那些年,我只发表了几篇新诗和文艺评论,基调均未能突破当时的阈限。我还写了两篇大批判章,一篇是评凯洛夫《教育学》的,揭载时署名银川师范革命大批判小组。另一篇用本名发表。其时,宁夏正集中批判剧本《西吉滩》,我的这篇是其中之一,文中虽未点作者的名,但对作品却冠以“宣扬历史唯心主义”的罪名。我当时的认识就是如此,并非违心而写;现在看来当然是十分错误的,我对已故的剧本作者姚以壮同志怀着深深的歉意。风雨频频的年月,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淮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