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乡计生户走上致富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5087
颗粒名称: 红花乡计生户走上致富路
分类号: F3
摘要: 本报讯郊区红花乡发挥城郊优势,帮助全乡计划生育户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向,落实致當项目,目前全乡85%以上的计划生育户在一户一业、一户多业致富路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小康 扶贫

内容

本报讯郊区红花乡发挥城郊优势,帮助全乡计划生育户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向,落实致當项目,目前全乡85%以上的计划生育户在一户一业、一户多业致富路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红花乡始终注重发挥计划生育户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龙头”作用。乡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计划生育户发展养殖、运输、加工、经商等,优先提供场地,优先办理各种证照并无偿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光华门九队计划生育户阎月娥、金忠夫妇靠养鸡走上致富路,就是在乡党委支持下,为其优先提供场地发展起来的。1996年,她家养鸡30000多只,家庭纯收入2万多元。红花乡还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个体经济,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高台8队的马玉忠、哈玉兰夫妇80年代末就搞起了三轮车加工制造业,后来,由于场地的局限,无法形成规模,影响发展;乡、村两级协调规划,及时帮他解决了场地,使马玉忠三轮车制造业蓬勃发展起来;近两年来,每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产品远销周边省区。靠党的政策率先富起来的马玉忠夫妇没忘记带动乡邻致富,在乡计生办开展的“一帮一”、“一带一”,用身边人带身边事活动中,他主动安排本村8名青年在三轮车加工厂从业,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还借给本村计生户庞永平、强淑兰夫妇5000元钱购车跑运输,1996年,庞永平一家人均纯收入由1500元达到3000多元,走上了致富路。在“龙头”的带动下,全乡经济发展迅速,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2元。目前,一年收入两三万元的家庭越来越多,而富裕户,冒尖户有22%是计生户。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