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感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4547
颗粒名称: 永远的感念
分类号: H05
摘要: “好人难忘”,这是从生活中体验出来的。
关键词: 医院 友情

内容

“好人难忘”,这是从生活中体验出来的。25年前,我在县上工作,家住银川。夏日一个星期六下午下班,按常例要骑车回银川。可这次,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我就不打算回了。同事小司说:星期天单位也没啥事,20里路也不远,家里万一有什么事呢,回吧!就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起了救我小儿子一命的重要作用。当日夜里,小儿子突然发烧,抱到医院医生给开点药回来吃了烧就退了。早晨起来,我买了平时小儿子最爱吃的豆浆、油条,但今天他吃了两口就不吃了。我正纳闷,只见他浑身抽搐,眼睛一翻就倒下了。我一摸头烫得很,便和妻马上抱着上医院。医生诊断是中毒性痢疾。杨医生说:打新毒素或庆大霉素最有效,但医院没有,只好用别的药代替了。用药后,烧不见退,于是又重新开药、打吊针,仍无效果。中午12点了,小儿子还一直昏迷着。杨医生中午也没回家吃饭,仔细观察、护理、治疗。直到下午三点,杨医生说,我看住院吧。开了住院证住进了儿科病室。同病室一位护理生病孩子的男同志,40多岁,面目和善,看我把小儿子送来,便很关心地过来看;问我:“孩子得了什么病?”我说“医生说是中毒性痢疾。有一种药叫新毒素药,对这种病很有效,可医院没有,药店也买不到。”他看我急得直流眼泪,停了一会儿说:“我孩子得的也是中毒性痢疾,我从阿拉善左旗托人买了几盒,救孩子要紧,给你两盒用吧!”说着他从包里拿了两盒给我。我激动得千恩万谢。他说:“不谢,给孩子治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我给他钱,他不要。我说:“你救我小儿子一命,恩重如山,不能再破费您了。”我给他20元钱。他说:“你要执意给,一盒是三块七角钱。”他退给我13元钱,那四角钱说什么也不要。我把药交给医生,医生说:“这孩子的命有希望了。”医生告诉我,光药物退烧不行,还得和物理降温的办法相结合,你去买点白冰棍来装在塑料袋里放在胳肢窝、脑袋底下。我和妻到银川市冰棍厂买,门房值班的中年妇女说,下班了厂里没有人,你如果非要不可去找一下厂长吧。她把厂长的名字和地址告诉了我。到厂长家,厂长正吃饭,听我何说了情况,马上放下饭碗,厂长到厂亲自动手给制了一箱冰棍,只收了五角钱。我们感谢他时,他说:“别谢了,快去救孩子吧!”同病室也有孩子需要物理降温,但没有冰棍,我们送了一些给他们用。3天后,小儿子动了动身子,突然喊了声:“妈,冰死我了! ”天天盼着儿子醒过来睁开眼说句话,现在小儿子终于从昏迷中醒过来了,并且排了大便。妻子抱着儿子的头高兴得流下了两行热泪。小儿子救活了。他是众多的好心人救活的。20多年了,我心里一直感念着这些不知名甚至连姓也不知的好人。更感念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关系,只要需要简单到不用多说一句话就能得到帮助,友情厚重得使人永远难忘。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