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杨金梅甘当“电影叔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4403
颗粒名称: 农民杨金梅甘当“电影叔叔”
分类号: J9
摘要: 杨金海是贺兰县常信乡的一位农民,早在1976年就成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1986年,他又和乡里签订了放映合同。不久,便用这些年放电影的收入和劳动生产所得买了两台16毫米放映机。直至去年,杨金海的放映设备已经从刚开始借钱买的一台8.75毫米放映机增加到拥有两台16毫米和两台35毫米的放映机。二十年来,杨金海和妻子的足迹踏遍了贺兰县金山乡、丰登乡、常信乡的村村队队。刚起步时异常艰难,一百多公斤的放映设备全凭自行车运送,碰到远一点的村子,他和妻子常常一晚要走一二十公里路。
关键词: 电影 农民 杨金梅

内容

49岁的杨金海二十年走村串乡为农民放映电影,他和妻子李淑珍创办的“夫妻电影院”今天已经在贺兰县金山、丰登、常信三乡远近闻名。杨金海是贺兰县常信乡的一位农民,早在1976年就成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1986年,他又和乡里签订了放映合同。不久,便用这些年放电影的收入和劳动生产所得买了两台16毫米放映机。直至去年,杨金海的放映设备已经从刚开始借钱买的一台8.75毫米放映机增加到拥有两台16毫米和两台35毫米的放映机。二十年来,杨金海和妻子的足迹踏遍了贺兰县金山乡、丰登乡、常信乡的村村队队。刚起步时异常艰难,一百多公斤的放映设备全凭自行车运送,碰到远一点的村子,他和妻子常常一晚要走一二十公里路。孩子顾不上照看,就连乡里分给他的4亩多田也只有等到星期天才有工夫收拾收拾。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工作,正是因为杨金海没有知难而退,他才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和人民给予的荣誉。二十年来,他先后获得了上至国家6部委、下至常信乡政府的各种奖励。在杨金海的家里,有一封驻宁某守备师高炮营全体战士写来的感谢信。原来,199L年,守备师高炮营驻地发洪水,杨金海跑了40多公里路来到营地给战士们放电影,那情景至今让战士们难以忘怀。出于对杨金海夫妇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前两年,乡里把新盖的电影院交给了他们使用,“夫妻电影院”的名声便不胫而走。放了这么多年的电影,杨金海已经摸出了农民的喜好,每次放正片前,他都要放映一些科教片和纪录片,一方面传播科普知识,一方面帮助农民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新貌。采访的当晚,杨金海要去常信乡附近的一个村子放电影。当他和放着电影设备的摩托车一出现在村头,那些早已等候着的孩子们围在杨金海的周围,齐声喊着他“电影叔叔。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杨金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