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水泥厂依靠工人办企业二三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4296
颗粒名称: 宁夏水泥厂依靠工人办企业二三事
分类号: F428
摘要: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是宁夏水泥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面临种种困难,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成功经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些事实。
关键词: 工人 生活状况

内容

困难时企业绝不抛弃职工1993年前,宁夏水泥厂一直是自治区赢利大户,产品“赛马”牌水泥销路很好。但市场千变万化,1994年,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铁路停运,这对资金周转困难而产品又以外销为主的宁夏水泥厂不啻是“雪上加霜”。首要的问题是400多名职工要下岗,这数字几乎占全部员工的三分之一,年轻的厂长李广林这样认识:职工是企业之本,企业再困难,也不能抛弃职工。他召集专门会议研究决定:“职工下岗不回家”,措施一是职工轮流下岗参加政治、业务培训班;二是从厂长开始,每人下调岗位工资,减少厂里支岀,与企业共渡难关。毫无疑问,这举措得到工人衷心拥护,强化了工人的主人翁意识。 职工通过“职代会”參与管理 “职代会”是体现主人翁权益的好形式,宁夏水泥厂的工人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在这个厂,不仅牵涉到职工利益的大事,如劳动分配、住房分配、医疗费改革等是职代会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厂里的经营发展、管理改革的大事,也是职代会的主题,如三年发展规划、集体合同的签订等都曾在职代会上反复讨论。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更是职代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厂长到各级领导都必须每半年向职代会述职,从德、能、勤、绩方面汇报。然后工会和组织、人事部门采取“背对背”的办法,广泛收集职工代表的意见,归纳整理,及时反馈给各位领导,加以改进,决定任免。职工自觉为企业献计献策献力在宁夏水泥厂,工人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关心它的一切,提合理化建议蔚然成风。厂里为了鼓励职工提建议,专门设立了“金点子奖”。据统计,从1994年至今,职工共提出300多条建议,内容涉及经营管理、节能降耗、修旧利废等多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提升机链斗为例,过去都是一次性,用后即废弃,现在检修班提出自己修复,再次利用,为厂子节约了资金;副总工程师刘义民一条电器改造的建议,为厂子节约投资59万元;科技人员联合研制的新产品—纯硅525号道路水泥,性能好,在市场看好,产量仅占全厂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强,而销售收入却达厂总销售收入的七分之一。在“干好本职求生存”的大讨论中统一认识的工人们更是兢兢业业在岗位上,为厂子多作贡献。1996年大修,寒冬腊月,工人们苦干了15天不叫苦,机修车间的工人张巍2次推迟了婚期。当厂长问他原故时,他说:“要是大家遇到困难都躲开,厂里制定的发展目标就无法实现。”李厂长感动之余,亲自参加了他的婚礼,并由衷地感叹:“有这样的工人, 企业能办不好吗?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

宁夏水泥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