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考生敢问路在何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4160
颗粒名称: 高校自考生敢问路在何方
分类号: G72
摘要: 自考制度产生于80年代初,起初叫“补偿教育”,它为那些在职职工提供了边工作边学习的机会。十几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对那些因种种原因不能跨入高校门槛的求学者来说,参加自考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关键词: 成人教育 业余教育

内容

自考制度产生于80年代初,起初叫“补偿教育”,它为那些在职职工提供了边工作边学习的机会。十几年过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对那些因种种原因不能跨入高校门槛的求学者来说,参加自考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十几年的发展,自学考试制度已形成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成为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不可替代的部分。无论在报考人数,还是开考专业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记者在区、市自考办了解到:宁夏地区从1985年设立自学考试制度,最初只设有三个专业,报考人数才2000多人。而现在,1997年上半年,银川市报考人数已达16900多人,全区报考人数达33000多人。自考生的增多,从一方面说明许多人已经开始迎接社会挑战,适应社会发展。他们用知识武装自己,为自己选择更好的职业奠定基础。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自考报考人数的增多,似乎并不能简单认为人们的求知欲望在不断增强,拿文凭,要学历的现象还是很多的。尤其在一些高校的脱产自考班中,这种现象更具有代表性。宁夏大学开设的脱产自考班是我区开设专业和报考人数相对较多的一个学校,参加自考班的考生多为落榜后,为能圆少年的大学梦,或多一份求职的“敲门砖”而选择了自考,但当我们来到学校后看到的情况又是怎样呢?记者在晚自习开始很长时间后,敲开几个自考生宿舍的门,都发现有些远离家人的学子们进行着朴克牌大战。据他们说:他们平常连课都懒得上,更别提上晚自习了。整天就是混日子,临近考试就复习一阵,如果考不过去就继续考。据了解,仅经济系而言,在两年制学习中能拿上文凭的,几乎寥寥无几。而真正能学到知识的又有多少呢?九五经济自考班的米好明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他家中早已为他安排好了工作,他现在缺少的只是一张“通行证”而已。所以,学不学对他并不重要,拿上文凭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在宁夏工学院等几所高校,记者都碰到了与此类似的情况:许多自考生来学校都很茫然,大多数是家里联系的,所以对自考本身就没有多大兴趣至于在学习过程中到底学到了多少,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中是否有实际效益那就更是未知数了。自学考试是一种很严格的考试制度,比起正规学校考试制度要严格得多。正因为如此,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应该很强。但现实远非如此,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高校自考班的毕业率一般是较低的,就工学院自考班来说,一次毕业率只占30%,二次毕业率占50%。工学院成教部主任王一民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一是自考生对社会接触少,没有看清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人才竞争的激烈;二是很多考生求学盲目,大多数是家里送来的,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三是一些考生对家庭依赖性过强,加上校方管理上的不完善,考生自觉性很差。在自考已成为高级职业教育的情况下,它所体现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对自考生而言,则是努力学好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我们的采访中,我们发现许多高校自考生已经偏离了自考的本来意义,而且自考的实际意义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高校自考生抱有这样的心态。我们在众多的自考生中仍然发现了许多好学进取的自考生,他们所抱的求学目的,已不单单是一纸文凭了。宁大九四经济系自考班的毛红,家庭出身贫寒,连学费都是乡亲为他募捐来的。每月的60元生活费大多数被他用来买书,他在两年半的学习中,已基本学完全部课程。他对记者说:“我不认为一张文凭能说明什么,我学到的知识才能为我终身所用。”毛红在自身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仍然能勤奋的学习,这确实使大多数高校自考生望尘莫及。到此时,我们的采访就告一段落了,但我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自学考试本是社会为培养大量人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为没有进入正规大学的青年们提供一个继续求学的机会。但现实的情况,似乎并不理想。在诸多的高校自考班中,一张文凭成了无所不能的通行证,而考生们的实际知识量,实际能力又有多少呢?再说这张通行证似乎并不好争,用工学院成教部主任王一民的话来说:“自考制度现在越来越严格了,如果想混张文凭,是根本不可能的。”高校自考生们,你们的未来不是梦,参加自考获得文凭固然很重要,但通过学习,有了长进,拥有了知识,增强了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