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生产要降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3696
颗粒名称: 电视剧生产要降温
分类号: J9
摘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成功的电视剧可以使生产者“名利双收”。 控制产量,把资金充分利用起来,用以提高质量,多出精品,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关键词: 电视剧 电影

内容

这几年,电视剧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去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各电视制作单位所报规划为829部,10988集。今年这个数字已膨胀到859部,12684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成功的电视剧可以使生产者“名利双收”。于是,电视剧也就成了“投资热门”,吸引了大量资金,产量连年猛增。今年电视剧的生产方面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社会力量介入电视剧生产的积极性高涨,持临时电视剧生产许可证的“影视公司”增加了44家,达到了127家,首次超过了持长期生产许可证的电视剧生产“正规军”们,而它们的产量也占到了总产量的34%以上。然而,中国观众真的需要这么多的电视剧吗?电视剧的买方市场究竟有多大?每年近二十亿的投入,上万集的产出是否取得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呢?如今回想起来,在成千上万的电视剧中能让人记住的作品真是少之又少。实际上,中央电视台、各省台、各市台、各地有线台四大播出网络的第一套节目,电视剧播出的黄金时段合计也就三千多小时,也就是说只有三千多集的电视剧能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能让人津津乐道的,也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与每年近二十亿的投入,一万多集的产量相比,这个数字实在不容乐观。质量不高,产量不少是如今电视剧生产的一大问题。据说,现在许多电视台总编室都有一大批电视剧排着队等待播出,大量电视剧拍完之后,迟迟不能与观众见面,更有被安排在白天或深夜一播了事的,毫无反响,经济上损失惨重,几百万的投入只买得一枚难以下咽的苦果。近年来,随着电视剧产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各类电视节目形式的不断丰富,电视剧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逆转,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实际上已经产生,因此电视剧生产已到了该降温的时候了。控制产量,把资金充分利用起来,用以提高质量,多出精品,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