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3656
颗粒名称: 回家
分类号: I04
摘要: “家”这个字眼在我的心灵上始终笼罩着一种纷乱的阴影,正是这种深深的烙印使我逃避让我自卑,并努力寻求一个宁静、独自一人的世界。记忆中父亲脾气很坏,放学回家,经常会看到母亲独自趴在床上哭泣,父亲气急败坏地数落着她。甚至经常看到父亲动手打母亲,家里常常乱成一团,每当这时我和姐姐便躲在草垛里,直到母亲那嘶哑的声音喊我名字时,我才抖索着双腿慢慢走出来。
关键词: 文学论 文章

内容

“家”这个字眼在我的心灵上始终笼罩着一种纷乱的阴影,正是这种深深的烙印使我逃避让我自卑,并努力寻求一个宁静、独自一人的世界。记忆中父亲脾气很坏,放学回家,经常会看到母亲独自趴在床上哭泣,父亲气急败坏地数落着她。甚至经常看到父亲动手打母亲,家里常常乱成一团,每当这时我和姐姐便躲在草垛里,直到母亲那嘶哑的声音喊我名字时,我才抖索着双腿慢慢走出来。就在我十岁那年,我亲眼看到母亲哭着从家门跑出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我从心里开始恨父亲,恨他动手打母亲,恨他赶走了母亲。后来我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乡中学,因为学校离家约二十余里路,所以我就得住在学校里。听说母亲不忍心看着我在学校受寒挨饿,她又回到了家中,然而这一曲折的离合并没有改变昔日的家。从那时起,我就产生一种想法,要发愤学习,远走高飞离开这个家,逃避那一幕幕纷乱的琐事。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离开了自己的家,在一个城市里上大学,每当看到同学们周末背上包纷纷走向自己的家,每当看到他们夜间独自秉烛语重心长地疾书家信时,我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心如五味瓶。每当学校放暑寒假时望着他们离开的身影,校园里唯独我兀自徘徊时,一种流浪漂泊之零落感敲击着身在异乡的我。一位同学问我“你想家吗? ”我只是苦笑了一下,我想母亲,但我不想家,我不愿回到家中,我怕心灵的最疼处再被撩拨。今年寒假我在这个城市里打工。穿梭在茫茫人海中,我想与其让自己的心情在潮湿中剥落,在一种等待和挣扎中备受煎熬,不如踏上奔波之旅,让一切在奔波和繁忙中忘却。不知何时外面鹅毛大雪纷纷飘扬,透过白茫茫的山脊我似乎看到千里之外的母亲充满血丝的目光企盼着我,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直涌心头。我立即打点行装登上回家的列车。冬日的家乡显得特别寒冷,萧杀的寒风厚厚的积雪。突然间我看到了父亲,他神情木然地站在雪地里,凝望着归来的我。他的双脚深深淹没在雪中,融化了的雪已湿透了他的鞋和裤腿边,顿时在这皑皑大雪中心中多年的积怨在这冰雪的冬天散发了腾腾热气,我快步走过去,“天气可冷了,快进屋暖和暖和,你妈正在做饭哩”。说话间父亲拎起我的包走回家中,火炉里的火苗映红了父亲的脸膛,昏暗的灯光下,我忽然意识到父亲老了,坐在热烫烫烧炕上父母那慈祥的眼光使我忘却了流浪大街小巷遭人的冷眼,那一句句亲热话语使我忘却了初涉社会得罪上司受到的冷嘲热讽。看窗外飘零的雪花,我忽然意识到,我十几年来一直执拗着走出的家,竟是那么温馨,也许是那无法正视的伤口已结成疤痕,不是时间治愈了伤口,而是生活的真实使我那颗软弱的心灵结上坚硬了外壳。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