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缔非法劳务中介机构刻不容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3446
颗粒名称: 取缔非法劳务中介机构刻不容缓
分类号: F241.2
摘要: 来自青铜峡的赵某等4人在银川市商都一家劳务中介所登记求职,该所称只要他们交了钱,保证几天内能够找到工作,于是,他们每人交了 30元中介费,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关键词: 非法劳务 中介机构

内容

来自青铜峡的赵某等4人在银川市商都一家劳务中介所登记求职,该所称只要他们交了钱,保证几天内能够找到工作,于是,他们每人交了30元中介费,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但是,他们等了半个多月,非但没有找到工作,而且想要回求职费,也被职业介绍所拒绝。在银川,类似赵某等人这种职没求着,劳务中介费却打了水漂的事常有发生。近两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镇,而且进城务工者大多为盲目流动,且来势凶猛,加之城镇管理措施跟不上,就业机会少,以致造成大批进城打工者云集城市无事可做。如银川南门广场每天都有几十名、甚至几百名等待打工的求职者。于是,各类以骗取求职者钱财为目的的非法劳务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悉,银川市目前已有几十家职业介绍所,各类招工信息铺天盖地,似乎银川到处有工可打。其实,这些劳务中介机构大多从事着“挂羊头卖狗肉”的非法劳务中介活动。他们既没有获取劳务需求信息的正常渠道,也不懂劳动法律、法规,只是骗取求职者钱财。他们有的与用工单位相互勾结,利用人们急于找工作的心理,欺骗求职者;有的私下办班,收取高额培训费,但却不负责介绍工作;有的私下将报刊登载过的招工信息抄来,招揽求职者。更有甚者,有些中介机构人员素质低下,缺乏起码的经营条件和设施,摆上一张桌子,挂起一块招牌,便开始从事为求职者介绍工作的工作。其实只管收钱,根本不管介绍工作。总之,银川市的四、五十家劳务中介机构,鱼龙混杂,大多不合法。为此,去年以来,银川市劳动监察大队曾先后三次对全市的劳务中介机构进行了清理整顿,但是,由于无法吊销营业执照等原因,待风声一过,非法劳务中介机构的牌子又堂而皇之地挂了出来。如何从根本上根除非法劳务中介活动,记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宣传信息工作,使广大求职者都知道:没有政府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办理的营业执照,以及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等三证的劳务中介机构都是非法的,千万不能在这类机构登记求职。同时,一旦求职被骗后,不能一走了之,要主动向劳动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劳动、工商、公安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对非法劳务中介机构要严厉打击,决不能心慈手软。三是劳动部门要发挥优势,办好自己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方便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架好就业之桥。总之,非法劳务中介机构的存在,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市场,损害了求职者的利益。取缔非法劳务中介机构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