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学艺勤为本老袁根雕耐品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3414
颗粒名称: 五十学艺勤为本老袁根雕耐品味
分类号: C913
摘要: 建三公司62岁的退休工人袁炳金,带着他精心制作的《回归》、《腾云驾雾》等48件根雕艺术品,南下上海,代表宁夏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全国花卉博览会。
关键词: 袁炳金 根雕

内容

建三公司62岁的退休工人袁炳金,带着他精心制作的《回归》、《腾云驾雾》等48件根雕艺术品,南下上海,代表宁夏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全国花卉博览会。这是宁夏首次派代表参加此会。在他动身前,我们慕名找老袁,周围的邻人指点,堆着树根的就是老袁家。果然,按“根”索骥,走进老袁的小院,地上堆的,墙上挂的,案上放的,屋里摆的,原根、半成品、成品,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树根之家。
  穿着工作服的老袁正在工作。放下手中的工作品,其中有他在去年全国第三届根雕艺术展上获得“佳作”及“优秀作品”的“腾云驾雾”和 “伴侣”,还有为参加全国花卉博览会准备的主要作品——反映香港回归大主题的《回归〉。老袁说他从去年底就开始准备参赛作品了,“力争获奖,为宁夏的花卉业在全国争得一席之地。”' 与树根结缘,也出乎老袁自己的意料。以55岁为界,55岁以前的老袁是一名技术工人,能看懂复杂的图纸,但与“艺术” 一点不沾边。每天工作的辛苦,也使他无暇顾及“艺术”。55岁退休后,闲居的他在电视上看到根雕艺术作品,很受启发。同想自己在参.加修建贺兰山机场时,每天见到的数不尽的树根,这东西除了烧火,修整修整竟成了“艺术作品”,那艺术岂不就在身边吗?老袁决定一骑车进山捡回许多 ,经过仔细端详、琢磨,左比右摆,还真发现一个形似仙鶴的树根,经过修剪加工,果然神似对迎风而立的沉醉于根雕艺术中。几年的苦练与摸索,老袁总结出“根雕艺术重发现,神形艺术重自然”的规律。每当他深入到大山深沟中,面对奇形怪状的树根,脑海中便浮现出自然界的景观,即使一时看不出,也不放弃。被他命名为“拼搏”的作品,“品”了一年多才“品”出其神形的。多年的勤奋与积累,老袁已是我区根雕艺术作品丰富的艺术家了。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袁炳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