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3390
颗粒名称: 难忘的记忆
分类号: E28
摘要: 由于战备的需要,组织上派我到一国防工地和民杨排长在部队上当过几年兵,又当过班长,虽然年龄比我兵修筑国防工事。多钟,一排杨排长来办公室说:“副连长,队已整好。”在距工地还有200米远时,杨排长迎着我来了。杨排长的意思很明白,怕我去了,副营长找我谈时接受这项任务。
关键词: 营长 民兵

内容

前几天碰见几位曾在一起过过军营式生活的朋友, 说起在国防施工中的事,一.下子把分开多年的情感又拉难的记忆石洁在了一起。 这是20多年前的事了。 由于战备的需要,组织上派我到一国防工地和民杨排长在部队上当过几年兵,又当过班长,虽然年龄比我兵修筑国防工事。这天的第一班轮我带队,早晨七点带队的经验比我这文墨书生丰富得多。 多钟,一排杨排长来办公室说:“副连长,队已整好。” 我说:“你们先走,我把食堂的事安排好就去。” 和司务长说完,我冒着冬日的寒风赶往工地。在距工地还有200米远时,杨排长迎着我来了。他说:“我们来工地后,部队一营副营长说,要我们排用风钻打掉山角上那块石头,我看太危险,没有接受。”杨排长的意思很明白,怕我去了,副营长找我谈时接受这项任务。 到了工地,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在洞口左上角有一块20多立方米大的石头,像人的下'巴频一样出出着悬在上面,确实险情很大,这块石头斜对着下边一个小山头,距这块石头有一米左右。副营长的意见是站在山头上,让风钻手支上钻杆打眼炸掉它。方案不能说不好,但风钻手举钻杆打,悬石受到震动,可能未打完就塌方了。我正在思考时,果然听到副营长在山头上叫我:“副连长,请你上来一下! ”我上去后,副营长把他的想法说了。他说完,我把我刚才考虑的问题也说了一下。站在旁边的几位工程技术人员和石嘴山矿上来的老工人听了我的话都没有再说什么。停了一会儿, 副营长说:“那就研究一下再说吧。”我从山上下来,组织民兵们进入工地往外运石头,我一边干活一边观望, 这块悬石就在我们作业面的上边,心里的担心比干活出得汗都多。
  一个多小时后,副营长在头又喊了一声:“副连长,请你上来一下。”我站起身说:“杨排长把全部民兵撤出去,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进入洞口工地,我上去一下,有什么事等我回来再说。” 我见人全部撤出到指定地点就上山了。我刚上到山头,只听“轰隆”一声,这块巨大的悬石带着一股啸风砸了下去。我们虽有思想准备但未料到来得这么快, 把在山头上的几位决策人吓白了脸。以致瘫坐在了山头上,足有五分钟时间,人们才从惊吓中醒过来。副营长说:“人呢? ”我答道:“我上山前都把他们从作业区撤出去了。”副营长握住我的手说太感谢你了,你想得真周到。”接着又说:“走,我下去看看他们。”这时我的腿直发软,心里直打“扑腾我们几个人顺着山上的小路下来,副营长走在前边,见到民兵们个个都安全的在洞口外,上前和他们一个个握手,显得特别亲切。 是呀,40多条人命呀,要是没有前营长那一声叫我上山,或是我上山前不把民兵撤出来,就在这前后十来分钟时间,大概不会有人留在人间了。就是这一偶然的行为, 这一特定的时刻,避免了一起重大的伤亡事故。: 在我们清理作业面现场时,把一块块石头搬开,只见十几根粗大圆木搭起的架子,根根圆木都拦腰折断。民兵们一边清理一边打着“寒战”说:木头都砸成这样,若是我们不撤出去,被砸死不说,怕连个囫囵尸首也落不下。 下午四点钟,一排的民兵们下班回到驻地,大家议论说多亏副连长把咱们撤出来,……可我心里说,要不是杨排长的提醒,我可能不会考虑得这么周到,因此对他也就更敬佩,更尊重了。 后来,搞年终总结,部队团首长带领团部的参谋、 干事和民兵营的营长、教导员来我们连召开会议,总结这次避免事故的经验。连长说:“副连长,你讲讲吧!” 我说:“哪来的经验,实事求是地说,能避免这起伤亡事故,有很大的偶然性。”团首长见我不说,还以为我谦虚,不好意思,就启发我说:“讲讲吧,不要客气。”我说:“真没有什么经验。不过,要说,也只有一点,那就是,记得毛主席说过,在危险的时候,指挥员一定要时刻把战士的人身安全记在心上。既然意识到了作业区存在着险情,在我离开的时候,一定要妥善安排好,保证他们的安全,否则,出了事怎么交待……”具体经验虽然没有^结出什么来,可大家的安全意识大大提高了,工作更慎重了。当年,我们民兵连进入了先进行列,被评为三好连队。三年施工中全连仅有一人 … 受过轻伤。经过几年锻炼的民兵,政治素质、工作能力都这一切。 有了很大提高。退场后,县上都为他们安排了正式工作, 起着骨干作用,特别是班排长里,不少人在单位里当了领导。见了面大家都很亲热,说起这段互相关心充满深情厚谊的火热生活,都流露着一种说不尽的难忘之情。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