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也应打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3377
颗粒名称: 植树也应打假
分类号: S725.71
摘要: 笔者目前在农村采访中,见大路边渠费上有不少农民在植树,一家划给一段地带, 一位中年妇女领着十二、三岁的女孩在栽树,我见她只挖了两锹就把树栽下去,便问:这样能活吗?
关键词: 植树 打假

内容

笔者目前在农村采访中,见大路边渠费上有不少农民在植树,一家划给一段地带, 一位中年妇女领着十二、三岁的女孩在栽树,我见她只挖了两锹就把树栽下去,便问:这样能活吗?这位妇女满不在乎地说: 反正栽40株树给算一个义务工,今年不活,明年再栽呗。 据了解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少单位植树时责任心不强,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植树任务,把栽下的数字上报就算完事,植树的质量如何,成活多少不考虑。还有的单位,年年花费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在荒滩荒坡上义务植树,可还是光秃秃的。在同一个地方刨旧坑,栽新树,年复一年,面貌依旧。甚至还有个别单位由钱雇人植树。有个村长说:“我们算了一笔帐,如果按我们现在上报的植树面积,村上的沟渠路、荒坡地早都绿化完了。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是历史赋予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希望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能到实地检查植树造林情况,不要光靠下属单位一张报表,或口头汇报植树数量。到实地看一看,和汇报的数字对一对,把重点放在植树成活的质量上。栽的树活了多少,绿化了多少面积,不妨在植树工作过后,也来一次打假活动, 对那些“年年植树不见树”的单位来一次曝光,使植树造林工作务实求真,多干实事,少做表面文章,使植树保质保量,验收不走过场。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