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男儿本是柔肠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3245
颗粒名称: 丁文:男儿本是柔肠汉
分类号: C913
摘要: 男人难道也是水做的吗?丁文的眼睛潮湿了。当看到同心县窖山乡一所山区小学20余名孩子站着上课的情景时,这位中国最基层的团干部心中一阵阵地酸楚。
关键词: 丁文 山区小学

内容

男人难道也是水做的吗? 丁文的眼睛潮湿了。当看到同心县窖山乡一所山区小学20余名孩子站着上课的情景时,这位中国最基层的团干部心中一阵阵地酸楚。而当他走上前,弯腰靠近一位小男孩问 “腿酸不?”孩子很满足地说出“不”字时,却触动了这位铁骨铮铮七尺男儿的泪腺”孩子是纯朴的,他们唯一的愿望是能上学就已很不错了,而这,却给了丁文心灵极大的震颤。回来后,一幅“救助山区失学儿童”的构想在他脑海中已成定格。从1994年3月份起,宁夏同心县大山深处每一个贫困角落便留下了这位县团委副书记深情的足迹。
  1994年冬。丁文下乡到王团镇调查适龄儿童入学情况。当推开一农户家的们,看着四个本该走进课堂的孩子却一个个蜷缩在炕角瑟瑟发抖时,他的心“咯磴”一沉,说不出的一种滋味油然而生,慌忙从身上掏出仅有的20元钱塞进孩子手中“ 马新燕,这位窖山中学初一年级唯一的一名回族女学生,在家境贫寒几欲退学的时候,是在团县委副书记丁文的一次次救助下,她继续背起了书包。男儿柔肠,本性使然。参加工作13年中,这位从大山深处走来的团干部始终没有失去那份纯真的爱心。就这样,为调査落实同心山区教育现状及失学儿童的复学问题,丁文几乎踏遍了同心县山川大地,福遍了每一道深沟旱填。
  1994年9月历史上从无学校的王大湾村有了第一所小学喊叫水乡周段头小学四年级失学儿童周海霞重新走进了课堂并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同心县2142名失学儿童重新背起了书包“ 这一点一滴中,哪儿没蕴含着丁文的真情和爱心! 谈起初衷,丁文说:“失学儿童让我的心灵无法平静!” 这是真实而又质朴的。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丁文
相关人物
马新燕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