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摭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3061
颗粒名称: 香港文学摭拾
分类号: C913
摘要: 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毋庸置辩的。香港文学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同样是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道路。在香港严肃文学中,基本上有两大流派,即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关键词: 香港 文学

内容

众所周知,香港自开埠以来口就有文学。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毋庸置辩的。香港文学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同样是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道路。大致说来,即前30年的拓荒萌芽期,后30年为成长茁壮期。后30年若以十年为一期,即50年代为对抗期(反共与反蒋文学相对抗),60年代为缓和期,70年代为交流期,到了80年代,香港文学界出现新气象,进入一个崭新时期。香港文学严格说只有两个部分,即香港文坛历来之争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文学史家历来重严肃文学而轻通俗文学,而广大读者则往往持相反态度。在香港严肃文学中,基本上有两大流派,即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流派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直接受内地文坛影响。这一流派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反映下层市民的苦难和抗争,暴露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表现港人的信心和希望。其中俞远(原名廖一源)的思想小说《思前想后》和《峰回路转》姐妹篇,曾出过十四版,风行港澳和东南亚各地;再如侣伦的(穷巷》和舒巷城的〈鲤鱼门的雾》等作品都广受欢迎。现代主义作家大都学贯中西,较多吸取外国文学营养,与台湾文学有较多联系和交流,荆竹讲究艺术技巧,勇于探索、实验、创新。虽曾一度迷误,有过欧化倾向,却少有台湾现代派专讲“横的移植”的偏颇,有较多的“纵的继承”。
  例如老作家刘以倡导现代主义,首先用意识流手法在其代表作《酒徒》之中,获得成功,成为香港文学史上一座丰碑,蜚声海外。刘以广结英才、奖掖后进,力倡文学创新,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不仅形式手法多样,而且内容深邃,有进步的文学观,虽亦有偏激之处,但多融西方技法于民族传统之中,并有所创新发展。到了80年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派开始交流。互学共荣,各有千秋。与严肃文学相反,通俗文学独占鳌头,拥有广大市场和读者,书刊之多影响之大,远非严肃文学可比。就像徐讯刘以邑这样的名家,在文化圈外知者无几,而金庸、梁羽生却与名流并列,誉满海内外。怪乎?不足怪也!因为通俗文学乃香港社会的土特产,是香港文学中最具特色的。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更具有通俗性、开放性、趣味性和娱乐性,适合广大市民欣赏、娱乐、消遣,也可藉以提高 .中文水平。当然,它绝非庸俗文学,应把两者区别开来,不可混为一谈。第”(即国语句式、白话方言和文言虚词相结合)的文体家,产生了像亦舒这样的爱情小说家,产生了像倪匡这样的科幻小说家,产生了像简而清、石人这样的框框文学家等。上述种种,无不是报刊书市的佼佼者,受到广大读者青睐,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从目前发展情势看,已出现严肃文学通俗化和通俗文学严肃化的趋势。这种情况其实早已有之,如徐讯的小说,既是严肃的又是通俗的,他的浪漫主义之作,深入浅出,哲理性很强可读性也高,可谓之严肃文学通俗化;再如刘以邑一边“娱乐他人”写了六七千万字的流行小说,又为了“娱乐自己”写了好几本创新的严肃文学,还有许多作家都是如此。跨入80年代后,香港文学进入一个发展繁荣的新时期。首先是作家自强不息,克服困难,自筹资金,自办出版社,开展各种文学活动,出版文学书籍。其次是内地掀起台港文学研究热潮,有十多所高校开设“香港文学”选修课,出版港台作家丛书等。三是香港出版业全面复苏,一跃而为世界出版业中心之一,设备好,技术高,出书快,印刷精美,装帧美观,备受欢迎。四是外来作家经过磨砺,渐渐熟悉香港生活,了解港人心态,掌握香港语言特色,写出了颇具港味的作品,赢得读者喜爱。五是香港即将回归、香港文坛也逐渐掀起向北的热潮。以港为家、爱我中华成为港人的共同心声,爱我香港,更爱祖国已成为文学的主题。80年代是香港处于伟大转折点的年代,也是香港文学最风光的年代。如今,民族屈辱的一页历史即将结百百年沧桑话回归,爱国热情空前高]住A 涨,建设新香港成为荣香港文学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地名

香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