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有条小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938
颗粒名称: 故乡有条小河
分类号: I04
摘要: 故乡有条小河——玉带河。 玉带河像一张弓,把村子紧紧圈在当中。关于它的来历,民间还有段美丽的传说。
关键词: 文学 文学概论

内容

故乡有条小河——玉带河。
  玉带河像一张弓,把村子紧紧圈在当中。关于它的来历,民间还有段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观音菩萨云游到此,见这里山青树绿,风景优美,遗憾的是缺水,如果有水,那真山配真水才算人间隹境呢!于是手持杨柳净瓶一挥,一条清亮的小河绕村流过。
  记得懂事时,每当十冬腊月农闲,我们一群穿开裆裤的碎娃娃总爱缠着爱我们的奇善爷讲故事。老人一边有滋有味地喝着罐罐茶,一边吃着火盆边烟熏火燎散发着焦糊味的玉米面饼子讲述有关小河的故事。末了兴奋地泛着红光的脸上带着神秘的表情说:“风水先生说这是条宝河,地理话叫'玉带缠腰',龙脉旺着哩,要出三斗三升芝麻粒的官”。村因河而有名。村里人总爱把姑娘嫁到我们村里,图个丰衣足食,封妻荫子。
  一遍又一遍听着那老掉牙的故事,我们一年一年长大了。有一次我问奇善爷: “你说咱村风水好,那村里人咋还穿的那么烂,还吃不饱,不见一个做官儿的呢?”一听这话,奇善爷眼一瞪吼道:“碎娃娃家懂个啥,这可是老先人说的,胡说要遭罪哩。”然后便是一阵沉默:是掩饰不能解释的的尴尬还是对一辈又一辈流传下来故事也产生怀疑?。
  “破四旧树新风”那个年头,上面给村里分了个戴眼镜的先生,在村里一孔破窑洞里支起几个粗糙的木凳,我们十几个“大娃娃”成了村里第一批学生。于是村里响起了“东方红,太阳升……”,“大海航行靠舵手”等五音不全的歌声。村里渐渐有了生气,村民相信那是玉带河龙脉显旺了。于是爱河如命,谁要是在河里倒垃圾什么的,那比当贼娃子被人抓住还让村民痛恨。
  有天放学后,村头歪脖柳下黑压压跪满了人,“破四旧特别行动小组”破除迷信,玉带河在劫难逃。当晚,奇善爷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跪在河边,双手捧香,神情漠然,嘴里喃喃,是祈求冥冥之中神灵的恕罪还是愧对九泉下的祖先,我我们不得而知。
  水是挡不住的,那只有改道。原定半个月的エ程,因村民有抵触情绪而怠工,一直干了两个月。玉带河改道了,从村前直直流过。从此再也没人提那老掉牙的故事,这成了一条不成文的忌讳,村民相信玉带河再也不能带来好运。
  时光如流水,若干年后村民披红戴花送走了第一批第二批考上中专、大学的青. 年出外求学,也不时把在外当兵娃立功报喜的大红花挂在军属家的正墙上…… 和全国各地一样,玉带河村在改革的春风中水更清了,河畔树更绿了。水泥板砌渠的两边盖起了商店、医院、饭馆……河下游挖了鱼池,建起了相当规模的甲鱼养殖场... 奇善爷做古十几年了,就葬在村头歪脖柳下。他走得太早,没能活到今天,没能看到这一切。然而坟边生气勃勃的歪脖柳仿佛仍向人们讲述着玉带河那老掉牙的传说:讲述着玉带河的过去和现在;讲述着玉带河畔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高中林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