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经营者和执法者要首先唱好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920
颗粒名称: 打假经营者和执法者要首先唱好戏
分类号: F760.6
摘要: 一周前因买到一双冒牌劣质皮轻而在亲朋聚会上出乖露丑的王玉珍女士情绪激动地说:“党中央、国务院早都提出要制止不正当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可现在还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得处处留心‘遭遇假货,依我看,进一步净化市场,经营者和执法者首先要各司其职唱好自己的'戏'。”
关键词: 商品检验 伪劣产品

内容

一周前因买到一双冒牌劣质皮轻而在亲朋聚会上出乖露丑的王玉珍女士情绪激动地说:“党中央、国务院早都提出要制止不正当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可现在还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得处处留心‘遭遇假货,依我看,进一步净化市场,经营者和执法者首先要各司其职唱好自己的'戏'。”适逢今年3月是“3・15消费者执法宣传月”,记者就此采访了出席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的部分委负。
  刘江畔委员和朱凤玲委员对消费者王玉珍女士的观点表示赞同。早在1993年就在市政协会上大声疾呼应狠狠打击假冒伪劣的刘江畔委员笑着说:“前几年我们常戏说,百货公司里除了假发是真的,别的都不保险;可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他顿了顿接着说,“打假治劣早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这也让货架上的假冒伪劣商品少到了最低限度,即使有些商场有假,也多是因为经营者的识辨能力差,而非有意。”就此他提出,经营者必须要提高业务素质,“遇到疑难问题多请教专家”,从自身做起,不要为假冒伪劣开绿灯,如此才能避免愿望和实际工作 “两张皮”的现象。
  进一步净化市场就必须加大执法力度,话题自然而然转向执法部门这一打假主体,对此,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的二位经理思维显得很活跃。刘江畔委员提出,执法部门应分清是非,坚决打击制假者,抓出典型的制假贩假者从严惩处,避免 “一刀切”的粗暴作法。同时,他结合银川小吃街假冒伪劣商品猖獗的现象提出,倚,“执法部门不能将眼光只放在国有企业身上而忽视了其它经济形式。” 朱凤玲委员在一旁补充说,要想让打假更有力,执法人员自己必须“强身健体”,增强业务素质,同时还必须完善机构设置和装备等监督手段,端正态度,“别动不动就带着'找茬’ 的心理执法,这样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那钰
责任者
王玉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