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村的一棵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909
颗粒名称: 红岩村的一棵树
分类号: I04
摘要: 我是怀着崇敬之情去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的。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概论

内容

我是怀着崇敬之情去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的。
  位于重庆市郊化龙桥附近的红岩村,因地质结构主要由侏罗纪红色页岩组成,地形酷似伸向嘉陵江边的山嘴而称红岩嘴。原是爱国女杰饶国模经营的一处花果农场,满山绿树成荫春华秋,充满世外桃源情调。
  1939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成立,在周恩来的指示和地下党的帮助下,选中了这块地方,从而名扬中外。
  我登上了通往办事处大楼沉稳而坚实的台阶,在一个岔路口,一棵大树挡住了游人的去路,使每个人到此都面临选择。因为这棵叫做黄桷的树长在两条路的分道处,是当年人们到南方局和办事处的重要路标,沿着树的右边往上走,就能平安地到达办事处,沿着树的左边往下走,则通向国民党参政大楼,难怪时人称阴阳树。
  我仔细观察了一阵,红岩村办事处周围树木葱郁,不乏有些年代的古树,点缀着这块充满革命色彩的地方,独这棵树历经血腥风雨,如今已成参天之状,游人在登上通往办事处的长长台阶之前,驻足于此,谈论评说着,欣赏着粗壮的树干和茂密的树枝,久久不愿离去。无疑,这棵树把人们的思索又引到了五十年前那些战斗的岁月,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当年不畏国民党特务的明枪暗箭,在这里镇定自若以中共代表和国民党参政员的身份进行革命活动,与国民党谈判,进行统战工作,在这棵树下来去匆匆的忙碌身影,又仿佛看到了抗战胜利后手泽东以大天畏的气魄亲赴重庆,莅临红岩四十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与蒋介石斗智斗勇从这棵树下而过的巨大身姿;又仿佛使人看到当年南方局和办事处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在这里同国民党特务周旋,克服炎热和单调之味的生活,紧持机要秘率保卫工作的感缺身影。时光匆匆,唯有这棵当年的黄桷树,像一位历经风雨。饱经沧桑的老人仍旧默默无闻地忙立在这里,呼唤着人们的记忆,启迪着人们的心灵,提示着后来的人们,要像当年的革命者那样,永远走一条通向光明的攀登之路,上进之路。
  我在这棵树下默默站立良久,深感欣慰的是,红岩革命纪念馆已妥善保护起这棵树,在树身周围砌起了护墙,当做一棵富有革命传统,极有教育启迪意义的文物保护起来。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拜学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