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的思乡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818
颗粒名称: 大洋彼岸的思乡情
分类号: I0
摘要: 贺卡是她们全家精心制作的,上面的宁夏风景,是她们回银川探亲时拍的风景照片,再次复印到贺卡上的。我珍藏着这些贺卡,这其中记录着她们全家的思乡之情。于爱宁是1956年从北京支宁的。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

内容

贺卡是她们全家精心制作的,上面的宁夏风景,是她们回银川探亲时拍的风景照片,再次复印到贺卡上-的。我珍藏着这些贺卡,这其中记录着她们全家的思乡之情。于爱宁是1956年从北京支宁的。大跃进时, 我们一起参加工作,文革后,她随丈夫到美国定居,在西雅图开了个中国餐馆。改革开放以后,她几乎每隔两年都带着儿孙们到银川旅游,故乡的风土人情,使孩子们难以忘怀。 去年仲秋,我陪她们全家,游沙湖、 登沙坡头、观光西塔、北塔、南关、同心 大寺,品尝酿皮、羊杂碎。郝银和郝川哥俩用摄像机,把宁夏的他们俩得意地对我说“这里的自然美景,在美国的最大的黄石公园里也没有。”孩子们见了貉驼和毛驴, 就争先恐后地骑着玩。仲秋,是宁夏的黄金季节,各种香甜的瓜果,使孩子们吃不够,爱宁看着儿孙们贪婪地吃着我送来的瓜果,笑着说:“美国不准水果进口,我们每年都开车到加拿大去买水果,有广东的荔枝, 新疆的哈蜜瓜,黄岩的蜜桔……水果都很贵,哪儿比得上银川块几八毛钱一斤,太便宜了。我虽然离开银川二十年了,但时常想着这块尊地,特别是这里的乡亲、朋友们,更使我怀念,热情、好客、淳朴、厚道。“夏。她的爱乡爱国之心给我留下美指着二十年前她们居住的原来,这里全是小平房,我们家就住在东花园的西则一个大院内,你们俩就出生在这里。”孩子们看着眼前的夜市,灯火辉煌,叫卖声四起,再也找不到那些小平房的影子了……每次亲朋好友请她们吃饭,爱戸宁总是有言在先,不到饭馆去。什么臊子面、揪面片、炒糊悖、手搓面、玉米粥、压恰恪、苦苦菜……风味小吃,样样都要吃到。记得在她临走时的前两天,她给我讲:“彦文,你给炸些馓子,油香,花花,回民小吃,我就爱这一口'二十年来,爱宁没有忘记过宁影院看电影,甚至三五年不曾去过一次0 时机到了,电影频道的开通,使坐在电视屏幕前不耐烦地一个一个换频道的观众们最后锁定了电影频道。《革命风云录〉栏目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 《一江春水向东流〉、《江姐〉,《青春之歌》等片呼唤着老年观众的怀旧情愫, 激起青年观众的爱国热情, ■理现在祖国富强了,我们在海外也感好的回忆。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