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劲十足的银川邮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746
颗粒名称: 疯劲十足的银川邮市
分类号: G262.2
摘要: 近日来,坐落在湖滨街的银川市邮票市场一片火爆:每天这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尤其是周末和星期天,这里更是人山人海,几百个摊位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员有时多达数百人,甚至上千人;邮票的价格更是一路骤涨,高得令人咂舌。3月14日,1997年第四套邮票“潘天寿作品选”发行的当天,面值6元一套市场价却高达50元;整版交易,每套亦达到30元。就连80元的1997年新邮预订卡也已卖到了 240元。难怪许多集邮爱……
关键词: 邮票 集邮者

内容

近日来,坐落在湖滨街的银川市邮票市场一片火爆:每天这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尤其是周末和星期天,这里更是人山人海,几百个摊位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员有时多达数百人,甚至上千人;邮票的价格更是一路骤涨,高得令人咂舌。3月14日,1997年第四套邮票“潘天寿作品选”发行的当天,面值6元一套市场价却高达50元;整版交易,每套亦达到30元。就连80元的1997年新邮预订卡也已卖到了 240元。难怪许多集邮爱好者发出了“银川邮市疯了”的哀叹。
  这次邮市热,规模远远超过了 1991年炒邮热,实属罕见,场面之火爆使我市其他任何市场都显得相形见细。
  众所周知,1991年, 面对极不正常的邮市炒邮热风,国家扩大了邮票发行量;由于邮票发行量过大,火爆的邮市几天之内就跌入低谷,其后几年所发行的邮票,像《竹子》、《蜜蜂》等刚一面世,就跌破了面值,使许多人叫苦不迭。这几年的邮市极度疲软和萧条,冷冷清清,只有纪念币在硬撑着局面, 几乎很少有人问津邮票。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两次调整居民存款利率,以及销毁部分发行量过大的邮票,和全国一样,低迷多年的银川邮市开始升温, 尤其是元旦、春节之后, 受“买涨不买落”心理支配的人们,纷纷拥入邮市,在众多投资者的巨额资金刺激下,邮票全面疯涨。这次疯涨,更无前例。不仅邮票疯涨,如去年发行的面值仅5元的“上海浦东”小型张,每枚市场价50元,是面值的10倍,而且多年来不被人们看好的小本票、纪念邮资封和纪念邮资片也涨势惊人,如面值不到一元的“鼠”小本票,每本已卖到350元,是面值的350倍。就连TP片也攀比着往上涨,如TP(2)“梅兰芳”从8元一跃为30多元……邮市价格真是高得离了谱,就连有些老集邮家也看不懂了。
  邮市的极度活跃,牛气冲天,给邮票贩子们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对于广大集邮爱好者来说,已达到了其财力难以承受的程度,他们担心:如此下去,只能望邮兴叹了! 综观这次邮市热潮, 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 国家调低居民存款利率, 以及减少邮票发行量和有计划地销毁部分发行量过大的邮票,客观上刺激了邮票市场的复苏;其次, 盛世兴收藏,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集邮者队伍不断壮大,全国有1800多万人,全区也不少于10万人;再次是邮票的保值升值功能,当前,多少有点金融知识的人都知道投资邮票是一个赚钱较快的渠道,于是将家庭投资转到邮市上。此外,一批从股市转过来的人,他们把邮票当成股票炒,越炒价越高,使得邮票一路疯涨O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邮价疯涨狂潮,广大集邮爱好者呼声日高,普遍有控制邮市价格的要求。那么,如何保护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利益,充分发挥邮票陶冶情操和丰富知识的主导功能呢?道路有两条:一是扩大发行量,二是规范发行渠道,平抑市场。很显然,如果扩大了邮票发行量,势必重蹈1992年的覆辙,决非明智之举;剩下的一条路就是改变现在的邮票发行体制,不让邮票过多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使之囤积居奇,大发横财。否则, 邮市炒风将难以抑制。花无百日红。邮市这种暴涨行情是极不正常的,有暴涨就会有暴跌,对广大集邮爱好者来说,一动不如一静,多看少动不失为回避邮市短期风险的上策。
  本报记者:李治斌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