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营古城秘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709
颗粒名称: 清水营古城秘洞
分类号: F592.99
摘要: 从银川市区沿银古高速公路向东行约30公里,就到了清水营古城。古城地属宁夏灵武市管辖。据灵武地方资料载: “清水营古城位于灵武县东北36公里处。……古城呈方形,南北300米,东西280米,门向东,带瓮城”……西墙残存两座墩台,城内遍布明、清时期砖瓦残件。在城内,曾采集到一枚清“乾隆通宝”。然而,清水营古城,有一洞穴,却鲜有记载。该洞在清水营正北方向,这里有一条深约10米、弯弯曲曲的壕沟,沟两侧齐……
关键词: 旅游 清水营

内容

从银川市区沿银古高速公路向东行约30公里,就到了清水营古城。古城地属宁夏灵武市管辖。据灵武地方资料载: “清水营古城位于灵武县东北36公里处。……古城呈方形,南北300米,东西280米,门向东,带瓮城”……西墙残存两座墩台,城内遍布明、清时期砖瓦残件。在城内,曾采集到一枚清“乾隆通宝”。然而,清水营古城,有一洞穴,却鲜有记载。该洞在清水营正北方向,这里有一条深约10米、弯弯曲曲的壕沟,沟两侧齐刷刷似利刀劈就。沟底最宽处约1.5米,埋压着许多鹅卵石,大的约有数十斤,小的不过拳头大。该洞在距沟底3米左右处,向正南方向延伸通至古城内。洞口大约0.7米见方,入得洞内,豁然宽敞,在洞深5米处,洞两侧斜对面各凿有6平方米见方、常人高低的居穴,居穴东南西墙壁上分别开凿了灯龛,墙壁上留有渍垢。居穴向北方向,有一哨葫芦,光线可由此反射穴内。往里行,洞逐渐宽阔。大约20米处,洞呈90°转弯向东直通,又行约50米拐向正面往古城内通去。可惜由于塌方,呈死洞。整个洞穴系人工凿就,两侧和顶部均用粘土圈抹,洞地面平整,中间有一道宽、深约0.3米槽沟,积有0.1米厚的浮土。据当地一位老人讲,该洞为古城防御地洞。在其祖辈时,清水营古城发生过一场攻守战,城破后,城内部分人躲避杀掳入洞,不幸被发觉,占领者用以辣椒面烟火熏之,洞内人皆遇难。真实与否,有待考证。又据有关文史资料:“清水营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以前,该城为明代边防要塞,曾驻军120名,清八年增至510名。《宁夏府志》曰:“清康熙巡视宁夏,曾于此城内小憩,随后由横城渡黄河到达银川”。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