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银川凉皮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589
颗粒名称: 想念银川凉皮子
分类号: TS971.1
摘要: 凉皮子各地都有,为什么唯独银川的凉皮让人那么思念?这里不仅有对凉皮的情感,更多的是对银川深深的眷恋。
关键词: 凉皮子 美食

内容

初识凉皮,是我十岁那年,随为国戍边的爸爸来到银川。一天,邻居阿姨热情地请我们去吃凉皮,看着这红灿灿的厚面条子,我不禁暗皱眉头一这又厚又辣的东西怎么下口?出于礼貌,我勉强挑起一根放在嘴里,咦! 柔韧绵软、润泽细腻,口感极佳,竟一气吃得鼻头沁汗、碗底朝天。吃完,便急火火地询问:这东西怎么这么好吃?阿姨没有正面回答我,一阵爽朗笑声之后,笑眯眯慢声细语道:做凉皮要选细白的面粉,加水和成面团,耐心反复地用力揉搓, 然后再泡在凉水里慢慢揉洗,洗出面筋。将捞出面筋后的面汤水放置盆中,待面粉沉淀后,倒去上边的清水,便露出了细如淀粉的面糊,将面糊加水调成稠稀适度的薄糊,然后,以特制平底白铁皮圆锅盛一薄层面糊, 置入滚水中,稍许提起,将糊再略略抹平,再放入,盖上盖, 不过一两分钟便熟了。提出平底锅,在凉水中稍浸,用小竹片沿锅沿一旋,反扣,一张雪白的凉皮才算做成。凉皮的调制更是诚心:不仅衬以熟面筋条、黄瓜丝或胡萝卜丝,点缀以香菜叶,而且酱油、香醋、盐水、蒜水、芥末水、花椒水、味精水、辣椒水、小磨香油缺一不可。
  最后,还得放上红油辣面, 再撒上少许芝麻。这油香辣面是凉皮的筋骨和灵魂,少了它,凉皮就会没精打釆。
  阿姨的介绍,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凉皮好吃,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热情、勤劳和诚心。
  上中学后,我离开军营,随在银川工作的妈妈住进了城里。一天,我忽然发现邻居阿姨在学校附近摆起了凉皮摊。阿姨大大方方地告诉我:“改革开放了,闷在军营当家属没意思,出来活跃活跃。 再说,我有这个手艺,得叫你们这些馋嘴娃娃们都爱上咱银川的凉皮子。”我果真爱上了凉皮,时常和同学们围坐凉皮摊前。 此时,平时性格各异的女孩们,全忘了平时的贵气、文雅、娇柔、谦恭,说着笑着,直吃出一个个红嘴圈来。到了冬天最为有趣:众食友缩头缩手围摊而坐,手中是冷碗冷面,背后是凛冽寒风,真可谓是从内凉浸到外冷。但有辣椒壮威,五脏六腑加速了运转,吃着吃着,便觉先由腹内再及全身,由冷变暖。有时一碗下来,一个个面孔赤艳,鼻头沁汗,眼泪也涌了出来,“唏哈唏哈”,大张口哈声一片。围摊而坐的“吃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毫无顾忌地相视而乐, 全没有了男女老少、认识不认识的界线,人因凉皮而变得亲近。 离银求学,来到京城,偶可见街头凉皮摊子。有趣的是:在银川冠以“陕西风味”的凉皮,在京城大多堂皇标着“宁夏凉皮”。然而,每次品尝过后,总感遗憾:不是凉皮韧度不够,就是调料不全。使我更加想念银川的凉皮,想念倾注着银川人热情、诚心和友爱的凉皮。我盼望着有朝一日, 正宗的银川凉皮,能像新疆烤羊肉串一样,风靡五湖四海!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