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峪口揽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458
颗粒名称: 苏峪口揽胜
分类号: F590.654
摘要: 苏峪口是贺兰山东麓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贺兰山古称卑移山、楼树山、空青山。苏峪口松涛滚滚、白云缭绕,山深处许多内地难见的奇景异观多不胜收。
关键词: 景点 苏峪口

内容

苏峪口是贺兰山东麓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贺兰山古称卑移山、楼树山、空青山。苏峪口松涛滚滚、白云缭绕,山深处许多内地难见的奇景异观多不胜收。 从银川乘车西行45公里就来到了山势险峻,群峰叠嶂的贺兰山苏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入口处一木制彩绘大门巍峨东向,下临明溪。跨溪而过,脚下水碧草绿,鱼石历历。先穿“白玉” “丁香”二谷。“白玉谷”据说谷中多白石,石白如玉故名之, 谷中林木排列有序,谷长约百米。“丁香谷”时值五月野生丁香花开,粉红和雪白的丁香花如少女的香腮,阵阵醉人的香风中向你婀娜起舞,点点簇簇片片, 色彩缤纷,千姿百态。春时嫩叶初绿,丁香花开纤尘不染,含烟吐霞。冬天叶落花尽,冰肌玉骨状若瑶池众仙。再往前走,几排苍松迎面点头,名 “迎客松”,虽未有黄山、恒山的“大将军”、“夫子松”年代久远,名闻天下,却也享誉朔方。“迎客•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松”后一状如太上老君的巨石,名“老君显圣”。方进谷时若入谷右,穿“姊妹涧”,绕“九道弯”也可到这里。从这里走进“森林迷宫”和“杉林幽径”。此处林海苍茫,青崖蜡壁,不时可看到点点簇簇的迎春花或马兰草,红如胭脂艳如霞。柔润碧绿的松枝探过林中石径,似长猿舒臂。一些巨大的杉树已有数百年之久,那些纤细的亦有几十年、上百年。满山、满涧、满谷的松树、柏树、杉树千姿百态,古怪片片群山层层横翠。北面是一道深约百丈的绝壁,壑南青崖松飞,隐约间古人悬崖摩刻的大字因为距离太远,因为树太多,因为雾太浓而隐约了风采。越过“兔儿坑”就来到了犹如〜对双亲姊妹的“姐妹峰”。峰不高但娟秀,遥望峰间雾漫升,二峰若神仙姿态,与山下“兔儿坑”的芳草齐胸,野花遍地,彩蝶飞舞恰正对立。穿密林小径上得峰上,但见古松参天,遮空蔽日。“青少年野营中心”遥遥可见。群曲从眼底脚下走过,临渊深处,轻烟般的朝雾在骄阳的照射下飞快地旋转升腾,瞬间填谷塞壑,日影一现,又迅速消失“火焰山”一般。前面到了“巨石潭”,“巨石潭”石大如天,下有一片数亩草地凝绿蓄黛,如牧场般,草深约一米,开满红、蓝、黄色野花,绿草中碗口般大小的天然清泉汩汩喷流,无声润物。不看四周赤壁红崖,总疑是进入了水丰草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呢!泉向东流进一清潭,潭水深碧,苔薛芷蓝,四周遍布,不时水蛇掠过滑入草丛。不过不要怕,绝无毒蛇。穿过东面的一道巨石横伸的天然石门,来到“一线天”下,只见两侧危崖耸立,山势峥嵯,当中陡壁相夹成一狭陡梯道,狭处仅容一人,头上只露蓝天一线,东侧崖上有一道流泉飞洒, 泻玉抛珠。攀上一线天后,可见崖顶凌空一块巨岩,状如蛇首,下临绝壁,峡口上、巨崖旁若劈开一峰,挺立如柱,此景为“西天一柱”,拾级而上,路旁石如孔雀开屏, 沿一小径绕过一座山梁,来到一状如“蘑菇”的“蘑茹石”,远望“飞来石”悬立石上,周围草坪野花,谷中林木葱翠,其石危高绝妙,如仙人妙笔。 走到“南安沟口”,但见美岩层迭突兀,状美如画, 在“五台山寺遗址”凭吊 盛时香火遍布天下的景况,如今已一去不复返了。 一道人间绝景吸引住了。 在拜寺口沟口北边山坡上,一对佛塔如一双秀美的玉女踹趾起舞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