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川市第三次工业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389
颗粒名称: 关于银川市第三次工业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
分类号: C811
摘要: 根据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于一九九五年四月开始进行了全市第三次工业普査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级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普查摸底、登记填报、典型调査、计算机数据处理等几个阶段的工作进展顺利,为今后普査资料的开发应用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工业普查 数据公报

内容

自1985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以来,我市工业经济总量规模显著扩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到1995年末,我市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为5187个,比1985年增加1179个,从业人员13.41万人,比1985年增长60.7%;资产总额为124.3亿元,增长8.8倍;全部工业总产值为7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2.9倍,平均每年增长14.7%。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为583个,比1985年增加52个;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为10.95万人,比1985年增长60.1%;工业总产值为64.2亿元,比1985年增长2.91倍,年平均递增14.6%。与历史上其它时期相比,丘十年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是最快的。1995年银川市工业企业全部动力机械总能力达77万千瓦,比1985年增加44万千瓦。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发电设备容量总计9万千瓦,•比1985年增长29倍;合成氨生产能力40万吨,比1985年增长5.7倍;农用化肥生产能力为33万吨,比1985年增长3.7倍;水泥为66.7万吨,比1985年增长6.8倍。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其中原煤产量31.3万吨。比1985年增加11万吨;自来水生产量5153万吨,比1985年增加3755万吨;白酒“48吨,比1985年增加5176吨;啤酒2.4万吨,比1985年增加1.8万吨;水泥49万吨,比1985年增加42万吨;平板玻璃23万重量箱,比1985年增加7万重量箱;小型拖拉机15908台,比1985年增加8302台。工业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结构趋向合理。1995年,全市乡及乡0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出口交货值达2.34亿兀O 二、工业所有制结构1985年以来,银川市工业所有制结构呈现出以国有工业企业比重下降,非国有工业比重上升为其主要特征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普查结果显示:1995年,银川市共有国有工业企业200个,工业总产值41.27亿元,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81.5%下降到64.1%;集体企业318个,工业总产值6.4亿元,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17.2%下降到10%;私营工业、合资企业等其它经济类型工业企业65个,工业总产值16.53亿元,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1.3%上升到25.9%。三、工业产业结构1985年以来,银川市工业产业结构趋向重工业化。1985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44.4:55.6;L995年为21.3:78.70工业内部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是:新兴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一些传绕产业的比重相应下降。按总产值计算,主要工业行业的比重、位次变化况是:1995年1985年比重(%)位次比重(%)位次普通机械制造业17.3114.5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7.12&65橡胶制品业16.7316.31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2.24一9食品、饮料制造业9.8511.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265.96电力蒸气、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070.028纺织业2.8811.74专业设备制造业2.690.47四、工业劳动者状况工业劳动者队伍进一步壮大。1995年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0.95万人,比1985年增长60.1%,其中乡(镇)办工业年末从业人员0.8万人,占7.3%; “三资”工业年末从业人员0.86万人,占7.9%。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工业年末从业人员7.27万人,占66.4%;集体工业年末从业人员2.26万人,占20.6%;外商投资工业从业人员0.66万人,占6.0%;股份制工业0.46万人,占4.2%;其他工业0.3万人,占2.8%。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比重上升,中青年职工队伍壮大,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工人和学徒7.82万人,占71.7%;工程技术人员0.7万人,占6.4%;管理人员1.31万人,占12.0%;服务和其他人员1.07万人,占9.9%。与1985年相比,工人和学徒所占比重下降5.2个百分点,工程技术人员比重上升3个百分点,管理人员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服务及其他人员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从职工年龄构成看,20及20岁以下的0.16万入,占5.6%;21-35岁的6.41万人,占58.8%;36-50岁的3.33万人,占30.6%;51岁以上的0.56万人,占5%。职工文化、技术素质明显提高,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0.84万人,占7.7%;中专程度的0.53万人,占4.9%;技工程度0.95万人,占8.7%;高中程度的2.56万人,占23.5%;初中程度的5.12万人,占47%O与1985年第二次工业普査相比,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比例提高5.3个百分点,中专、技工、高中程度的职工比例提高14.7个百分点,初中以下的下降19.8个百分点。在已评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职务的927人,占6.5%;中级技术职务的4135人,占29.2%;初级技术职务的9121人,占64.3%o1995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劳动报酬为5098元,扣除物价影响,与1985年相比实际增长33%,平均每年递增2.9%O 五、工业装备水平工业装备水平提高,设备更新速度加快。1995年末,我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7.3亿元,比1985年增长6.6倍。按从业人员计算,人均固定资产装备61447元,比1985年提高3.8倍。
  据对我市主要工业生产设备普查,目前我市工业企业拥有大、中、小型电子计算机35台,微型电子计算机631台,自动化生产线17条,半自动化生产线40条,机械手7台。在已安装使用的主要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29.2%,80年代出厂的占35%,70年代及以前出厂的占35.8%。进口设备占44%,比1985年的4.7%±升39.3个百分点。其中90年代出厂的占13.8%,80年代出厂的占26%,70年代及以前出厂的占60.2%o国产设备占56%,比1985年的95.3%下降了39.3个百分点,其中90年代出厂的占41.3%,80年代出厂的占42.2%,70年代及以前出厂的占16.5%O 六、工业科技活动情况企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技产出成效显著。“七五”时期以来,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明显增加,技术创新活动逐步开展。据对我市38个大中型企业的谊査,1995年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17个,平均每2.2个企业1个。技术开发人员1579人,占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22.5%,当年投入技术改造经费1.63亿元,完成技术开发和研究发展项目(课题)224个,当年已投产使用项目数206个,科技活动的较大投入,带来了可喜的产出效果。1995年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新产品实现利税1701万元。七、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据对银川市510家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普查,1995年共实现工业增加值16.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6%,产品销售收入59.6亿元,比上年增长33.11%,实现利税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2%,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15925元/人,比上年提高7.4%,反映产出规模的主要指标比上年均有一定增长。但产出效率不高,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降。1995年实现利润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7%,成本费用利润率2.06%,比上年降低0.38个百分点,工业资金利税率7.18%,比上年降低0.45个百分点。资金占用不合理,相互拖欠,周转困难,1995年末,流动资产61.3亿元,占资产总计的49.8%,流动负债57.0亿元,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65.8%,与上年持平。经营状况不佳,亏损上升,1995年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17亿元,比上年增加0.55亿元,亏损额相当于实现利税额的30.39%,亏损企业153个,亏损面30%,上升了0.3个百分点。八、国有工业企业基本情况据对全市140个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的普査,1995年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国有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62.1%,产品销售收入31.9亿元,占全部工业的63.6%,实现利税3.8亿元,占全部工业的52.8%。“八•五”期间,国有工业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结构调整滞后,机制转换缓慢,历史负担沉重等诸多因素,发展速度明显低于非国有工业,1995年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96%,而同期集休工业增长11.17%,三资及其他经济类型增长35.53%。实现利润-1867.8万元,比上年减少4168.9万元,企业亏损额高达1.99亿元,占全部工业亏损额的91.7%,企业亏损面达到50.7%;企业债务负担沉重,1995年末国有工业资产负债率67.2%,国有工业企业离退休人员相当于在职职工的16%,支付离退休金及福利费4944万元,企业负担大大高于非国有企业。九、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情况1995年,全市大中型企业38个,其中大型企业11个,中型企业27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6.5%。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职工5.64万人,占全市工业职工人数的51.7%,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1.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9.9%;大中型企业的资产占全市工业资产的74.9%;工业增加值、销售收人分别占全市工业的73.9%和72.2%;上交利税总额占全市工业企业的88.1%。与1985年相比,、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企业个数增加21个,其中大型企业由2个增加到11个,中型企业由15个增加到27个,在主要工业行业中,大中型企业都占据着主要地位,是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第二号)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査,现将银川市属工业企业的主要普查数据公报如下: 一、工业经济规模与实力普査结果表明,自1985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以来,工业经济总量规模显著扩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到1995年末,市属全部工业企业为5060个,比1985年增加1132个,其申: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为430个,比1985年增加77个,年末从业人员6.62万人,比1985年增长33.2%,工业总产值22.63亿元,比1985年增长1.27倍,年平均递增8.5%0二. 工业经济结构九十年代以来,市属工业所有制结构出现了国有工业比例下降,各种经济成分竟相发展的新格局。1995年国有工业企业94个,工业总产值为80416万元,所占比重为44.6%;集体工业企业312个,工业总产值为60127万元,所占比重为33.4%;私营工业、合资工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50个,工业总产值为39611万元,所占比重为22%o1995年轻工业完成总产值101605万元,重工业完成总产值78549万元,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56.4:43.6。
  %,在国产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47.9%,80年代岀厂的占40.2%,在进口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50.9%,80年代出厂的占45.8%O 五、工业科技活动情况企业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投入不足。市属国有工业企业中,拥有技术开发人员268人,平均每个企业仅3.0人。在技术开发人员中具有高中级职称或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共有42人。在1995年工业科技活动中,已完成技术开发和研究发展项目(课题)19个,当年已投产使用项目16项,技术开发经费筹集总额379.3万元,其中上级拨款1.5万元,专项贷款158.7万无,企业自筹219.1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319.5万元,新产品实现利税48.2万元。在全部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中高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约占2.5%O六、企业生产经营状况1995年,市属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16.22亿元;流动资产12.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3.7亿元,利税总额9452万元,其中实现利润总额637.8万云,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73亿元,年人均3845元。经济效益不理想,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
  1995年,市属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2亿元,产品销售收人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实现利税9452万元,比上年增长2.71%,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8571元/人,比上年下降17.73%,反映产出规模的主要指标比上年均有一定的增长,但产出效率不高,企业盈利水平普追下降。1995年实现利润637.8万元,比上年F降54.9%,资金占用不合理,相互拖欠,周转困难。1995年,流动资产12.0亿元,占资产总计的43.4%,流动负债12.7亿元,流动比率为0.94,已属不良型。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较低,造成相互拖欠和支付困难。企业资产总计27.62亿元,负债总计18.47亿无, 产负债率高达66.9%,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
  营状况不佳,5108.4万元,亏损严重,1与上年持平,额的54.0%, 企业亏损面25.3%,资个百分点七、国有工业企业基本情况1995年末,市属国有企业80个,国有企W 资产总额13.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占全业企业的48.6%;国有工业增加值1.39亿元,部工业的36.4%;产品销售收入5。82亿元,P 工业的42.5%;实现利税1302万元,占全部313.8%o “八五”期间,国有工业在走向市场按工业总产值计鼻主要工业行业的比重位次情况是: 产值(万元) 比重(%) 位次食品饮料制造业5196928.8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业2341613.0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40750.83普通机械制造业133620.74金属制品业116500.65造纸及纸制品业110220.66三、工业劳动者状况的过程中,由于结构调整滞后,机制转换缓慢,历史负担沉重等诸多因素,发展速度明显低于非国有工业。1995年,市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1783万元,比上年减少768万元;亏损企业为34家,亏损面达42.5%;石损额3474万兀,占全部企业万损总额的68%,比上年増长24%,国有工业资产负债率617%o国有工业离退休人员相当于在职职工的20%,支付离退休金及福利费1122.5万元,企业负担大大高于非国有工业。八、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情况1995年,市属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为4.59万人,其中国有企业1.78万人,占38.8%,集体工业2.06万人,占44.9%,其它经济类型从业人员0.75万人,占16.3%。• 职工年末人数4.56万人,其中工人和学徒3.49万人,占76.5%,工程技术人员0.22万人,占4.8%,管理人员0.54万人,占11.8%,服务及其他人员0.31万人,占6.9%o职工年龄构成:20及20岁以下的0.34万人,占7.5%,21-35岁2.71万人,占59.4%,36^50岁].33万人,占29.2%,51岁以上的0.18万人,占3.9%« 职工文化、技术素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0.19万人,占4.2%,中专程度0.18万人,占3.9%,技工、高中文化程度1.25万人,占27.4%,初中文化程度2.38万人,占52.2%,小学程度及以下的0.56万人,占12.3%。已评定技术职务的技术人员3362人,占全部职工的7.5%,其中高级技术职务152人,中级技术职务955人,初级技术职务2255人。四、工业装备水平工业装备水平提高,设备更新速度加快,1995年,市属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16.22亿元。目前市属工业企业拥有大中小型电子计算机10台,微型电子计算机66台,自动化生产线5条,半自动化生产线27条,机械手5台。在已安装主要设备中,国产设备占81.5%,进口设备占18.51995年, 业)。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市属大中型企业发展速度较慢,在整个工业所占的比重不大,1995年市大中型企业工也増加值6017.8万元,只占全部工业的15.8%,年末资产总计6.02亿元,占全部工业的21.8%,拥有W15275人,占全部工业职工的11.%,产品销售收人2.62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9.%,利税总»1399万元,占全部工业的14.8%,利润总額-219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963万元,占全部工业亏损额的18.9%,亏损企业2个,亏损面22.%«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