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兄弟之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381
颗粒名称: 蒋氏兄弟之争
分类号: C913.1
摘要: 1996年12月22日,蒋经国的第三个儿子蒋孝勇因食道癌恶化,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终年49岁。
关键词: 家庭关系 家庭问题

内容

1996年12月22日,蒋经国的第三个儿子蒋孝勇因食道癌恶化,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终年49岁。临终前,蒋孝勇在接受一位记者采访时说:“ ……那本回忆录,我没有看,但人家告诉我,对我父亲伤害很大。” 据那位记者称,汪士淳撰写的《千山独行——蒋纬国的人生之旅》回忆录“伤害了蒋孝勇和蒋纬国之间的叔侄感情,使他们即使在医院比邻而住,都不相往来”。其实,书中不过是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蒋氏兄弟隐情。蒋经国系蒋介石与毛氏所生。年幼时,父母的不睦便给他留下了深深的隐痛。而蒋纬国由姚冶诚带大。1920年,姚氏曾为躲避战乱,带着4岁的蒋纬国回到蒋介石的老家溪口居住。其间,毛氏曾以“上海狐狸精”称呼姚氏。亲生母亲的言行自然对儿子蒋经国产生了些许影响。1949年,蒋氏宗谱又到了每30年重修一次的时候。蒋经国奉父亲之命,专程返回溪口,和族人重修蒋氏宗谱。参加编谱会议时,蒋经国提出一个建议:将弟弟蒋纬国排除在宗谱之外。结果遭到了族长和房长的反对。蒋纬国说,这段往事是少将参军蒋恒祥所述。他本人也一直相信,“哥哥确实想将母亲(姚冶诚一作者注)及我从蒋氏宗谱中除名”。如果说此事尚属传闻,那么另外一件事则是蒋纬国亲身经历:1950年7月,蒋介石宣布国民党改造方案,准备重新调整体制,是时,经、纬两人均当选为党代表,不久,蒋经国告诉他,蒋介石要求他俩都让出代表资格。蒋纬国没有进一步证实,就写了辞职报告。但事后才知道,蒋经国没有退出,仍担任代表。后来,蒋介石曾问蒋纬国为何辞职,蒋纬国并没把哥哥的原话复述一遍,找了个借口搪塞一下了之。年近80岁时,蒋纬国还对上述一事记忆犹新,他说:“我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体会到,我不宜从政的原因……我知道,我一从政,就会造成内部的“困扰”。这对我是个额外的负担,也是感情上很大的矛盾……所以我权衡之下,决心以后不碰党政业务。”1974年下半年,蒋介石病入膏肓,身体日趋衰弱。每天守在床前的蒋经国专门吩咐蒋纬国,“不要进入父亲房间,进去的人多了,会让房里的空气不好”。蒋纬国只好照办。后来,他在门外亲耳听见蒋介石询问大夫:“纬儿为什么一直不来看我?”蒋介石死后,蒋经国发表了在台湾颇有影响的《守父灵一月记》,但只字未提蒋纬国,使他十分难堪。后来发表的所有文章和日记,“也都让这个弟弟‘从缺'了”。不久,蒋经国就任“总统”,蒋纬国及时发表文章以示拥戴。但有一次记者问他,哥哥就任总统,作为弟弟有何想法?他自嘲道:•“我现在也升宫了,以前是总统的儿子,现在是总统的弟弟!”或许对此书产生的影响,包括侄子蒋孝勇的指责在内,蒋纬国早有所料,因此他才在序言中如是写道:“影响我这一生最巨的另外一位,是我的哥哥。我对哥哥的态度是绝对的敬重和服从;而兄弟相称几十年,我也有许多的回忆。这些回忆不论是正是负,总是曾经发生过。而对是否公诸于世的抉择时,我的内心也曾有所挣扎。但站在历史补白的立场,我终究是讲了一部分出来° ” °仅仅是“讲了一部分出来”,果然豪门深似海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蒋纬国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