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四次来宁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363
颗粒名称: 小平四次来宁夏
分类号: K81
摘要: 在大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邓小平同志将他继往开来的神奇足迹印在了中华大地上,一代伟人长辞,缅怀他的丰功伟绩,音容宛在,不废的黄河水,常青的六盘山,还曾记得敬爱的小平四次来宁夏的历史。
关键词: 生平事迹 先进事迹

内容

由苏联回国途中经宁夏1927年春,邓小平同志受党的派遣由苏联回国到西安冯玉祥国民军联军担任中山军事学校政治处处长、教官并任该校中共组织的书记时,由北向南,途经整个宁夏。1926年9月下旬,中共宁夏第一个特别支部成立。年底,特支改为留守处。1927年2、3月间,邓希贤(邓小平)、王涤亚、朱逸尘(朱世衡)等三人由内蒙古抵宁夏(银川),宁夏后方留守处处长王一飞同志接待安排住在留守处(银川鼓楼南街)。3月,王一飞同志派刘贯一、彭桂林、孔广燿陪同从苏联回国的邓希贤(邓小平)等共6人组成一个小组,离开银川骑马经灵武、吴忠、同心、固原、平凉、泾川、彬县、咸阳,于1927年4月底到达西安。行程两千余里,历时一个多月。刘贯一、孔广燿在《邓小平同志一九二七年春由苏联回国途经宁夏到西安的史实》中说:“小平同志一路潇洒自若,谈笑风生。他以兄长待我们,各方面也给予许多指点。他详尽地给我们介绍了苏联的风光、人情、地貌,十月革命之后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等等。他详细地谈了自己在苏联的各种感受……沿途,还访问了各地的人情风俗、生活状况,向当地老百姓宣传革命。”这段史实,小平同志于1982年9月15曰下午6时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冯玉祥的亲属时的回忆讲话中提到过:“当时,焕章(冯玉祥)先生要求我们派人到西北军。我们从莫斯科一起来了二十多人,刘伯坚同志也是那个时候来到西北军做政治部部长。当时我们有三个人打前站,我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时我才23岁。记得我们一起经过大沙漠,坐的是运军火的汽车,当时交通很不方便。我们在库伦(即乌兰巴托)待了一个多月才回到内蒙古。回到内蒙古以后,焕章先生五原誓师,李大钊同志还派人送来了作战计划……”长征中两次到宁夏1935年10月间,邓小平同志过草地、到俄界,过岷山、到哈达堡,再过渭河,翻越六盘山。途经宁夏固原地区,最后到达陕北吴起镇。长征时,邓小平同志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一直和罗荣桓在一起行军、一起工作。1936年10月21日,邓小平同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关向应以及随红二方面军行动的原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切会面。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宁夏西吉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23日,邓小平与左权、聂荣臻在将台堡致电毛泽东,报告了会师情况。小平同志的足迹留在宁夏山川,为宁夏人民宣传了十月革命、宣传了马列主义、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培养了革命骨干。在宁夏革命史、党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专程视察宁夏1964年3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在日理万机的百忙中与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等一行7人乘专列到宁夏视察工作。小平同志由杨静仁、李景林陪同,饶有兴致地参观了银川市容,在海宝塔合影留念。然后在宁夏宾馆南会议室听取了杨、李二位书记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他的重要指示极大地鼓舞了宁夏人民使宁夏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小平同志说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祖国和人民也深情地爱着小平同志。宁夏人民更加爱戴、崇敬、怀念小平同志。现在,小平同志和我们永别T,我们有道不尽的哀思,诉不完的深情。他的足迹四次深深地留在宁夏的大地上,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将永载史册,世世代代铭刻在宁夏人民的心中。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廷选
责任者
邓希贤
相关人物
刘贯一
相关人物
孔广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