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风扶贫帮困献爱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298
颗粒名称: 郭玉风扶贫帮困献爱心
分类号: F303
摘要: 今年春节,永固乡碱富桥村谢桂霞 —家再也不用凑合着过年了,不但大人小孩添置了新衣,还给家中老人买了像样的礼物。
关键词: 扶贫帮困 郭玉风

内容

今年春节,永固乡碱富桥村谢桂霞-家再也不用凑合着过年了,不但大人小孩添置了新衣,还给家中老人买了像样的礼物。喜庆之余,他们感慨万千,动情地说:“郭玉凤是好人,我们一家感谢她!”郭玉凤是碱富桥村的妇联干部。在十余年的基层工作中,她在把握住政策关的同时,深入到村民当中,以实际行动为村里的妇女姐妹排忧解难。郭玉凤积极参与“巾帼扶贫”行动。她认为,如果把一家扶上致富之路,将辐射、带动其他贫困户。村民谢桂霞家人多地少,又无其它致富门路,春种秋收,只能解决温饱,1995年人均收入只有350元,一到冬闲,男人墙根晒暖暖,女人四处绕弯弯。郭玉凤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来到谢桂霞家中以解决实际困难。为了使他们一家尽早脱贫,她还给谢桂霞订了《农民文摘》,让她到乡农技站举办的科学种植、科技致富班学习,1996年谢桂霞率先接受了小麦套种和水稻机插秧,2亩共收小麦1300斤,玉米1500斤,水稻亩产1100斤,粮食净收入在2500元以上。郭玉凤常说,光在土里刨,只能脱贫不能致富。她给谢桂霞出点子,让她更新观念,打开思路,到城里租房子,丈夫跑建材运输,妻子农闲卖酿皮,副业农活两不误。为解决他们的资金困难。郭玉凤拿出自己的4500元钱帮助他们买车。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谢桂霞1996年净收入万元以上,还了借款以后还有余,孩子也到城里上了学。在郭玉凤的帮助下,谢桂霞一家迅速脱贫走上了致富路。1997年,郭玉凤继续扶贫行动,拉起手来,让妇女走出贫困,为碱富桥村能早日实现小康贡献力量。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谢桂霞
相关人物
郭玉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永固乡
相关地名
碱富桥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