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香港回归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273
颗粒名称: 1997香港回归纪实
分类号: I207.5
摘要: 自攻陷定海之后,英舰主力渐次北侵。这股祸水北移,对一向醉卧花丛酒林的各地官僚们是一次生死考验。
关键词: 回归纪实 香港回归

内容

自攻陷定海之后,英舰主力渐次北侵。这股祸水北移,对一向醉卧花丛酒林的各地官僚们是一次生死考验。中国海防大都不堪一击。长期的歌舞升平,尤其是杂花生树,风光秀丽的南方沿海,天生的温柔之乡,早把铁马冰河、纵横万里如虎的民族骨骼泡得酥软酥软,八旗子弟的勇力早已随风散去。当和平的日子无边无际如长河般冲刷它们时,由于特殊的地位,这些统治者的腰脊往往比普通人要软许多。上行下效。既然上层享乐糜烂如此,下层海防要塞同样醉生梦死。据当时官方奏报,浙江军方对英军入侵“事前既无准备,临事复觉张皇”。江苏军队亦“从未闻有讲求训练一语”,山东“水路弁兵,于数千斤大炮皆未练、仓猝试放,多不应手”,天津守军仅八百人,旧存铁炮大半刷膛锈损,多不堪用……似这等现状,这种情势,面对洋人的坚船利炮,多数官员都有深深的恐惧感。是谁把这些厉害的洋人引来的?是谁把西方的祸水引向东流?于是他们都把目光洒向广东的林则徐。林则徐虽然禁烟有功,但引狼入室,挑起战端罪大于功……主和派们在英军的隆隆炮声中,一声高过一声地向道光帝耳中送去谗言,使道光皇帝对林则徐的信任慢慢发生了动摇。1840年8月11日,懿律和义律率领的舰队已经进泊北方海的大沽口,这里是主和派首领琦善的防区,他是当时的直隶总督。这时,道光帝已经知道英人的厉害,原来的赫赫威势已去掉大半,他对琦善授旨曰:如果英舰驶来,要是它们没有桀骜情形,就不要开枪开炮了。要是它们有什么函件信帖,不管它们是译文还是英文,你就即刻呈送上来就是了。琦善揣透了道光帝的心思。任何统治者,龙庭的安稳是最重要的,现在英人距京津仅一箭之地,若惹恼了他们,英人或许一夜之间就会打进紫禁城,万一成为现实,皇帝的宝座将会易入,这还了得?!当义律的舰队聚泊大沽口时,义律派“马打牙士加”号驶近口岸投递英外交大臣巴麦尊给中国宰相的信函副本,并要求购买食物。这种要求倘若在粤海,肯定会受到林则徐的拒绝和谴责,然而在这里,琦善很痛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且为英军送去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义律绕过了林则徐这个难剃的“剌头”,直接向他的主子施加压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