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到社会上找饭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2226
颗粒名称: 转变观念到社会上找饭吃
分类号: C913
摘要: 现年48岁的女工曾桂兰在脱离原工作岗位近2年后,因在去年底谋到的一份新工作市医院临时消洁工中表现突出。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社会问题

内容

本报讯(记者党艳红)现年48岁的女工曾桂兰在脱离原工作岗位近2年后,因在去年底谋到的一份新工作市医院临时消洁工中表现突出,3月3日,在“妇女之家”成为区妇联首次表彰的全区3位再就业先进个人之在她们胸戴红花,双手接过荣警证书时,记者注意到。受表影的3人中,曾柱兰年龄最大。而另外两位看上去只有20多岁。
  1995年夏,在宁夏电子仪器厂做装配工的管桂兰因年龄编大。在企业优化组合中被裁员。当了半辈子公家人的她。就这样失业了。她心里失落过。可家中上有多病的老人,下有上学的孩子。靠丈夫一月400多元的收人维持5口人的生话,虽然难以为继。一年多来,她给别人带过孩子。在乡钟企业做过临时工。月收人都不足200元。再就业的爱烈愿望时时撞击着她的心。去年底,银川市急救中心成立,需要几名临时清洁工。在区妇联帮助下,从夫干过清洁工的曾桂兰谋到了这份工作。她清楚地记得,她是12月12日正式上班的。一天8小时的工作从早晨7点开始,病房,走廊挨个拖干净了,再擦窗户、倒垃圾,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每天干完活,她都是一身汗,浑身酸的味道能容忍了;碰到熟人。也能爽快地告知她的工作。
  曾桂兰没有把自己看得多么能干,她只是在认真地适应着社会的需求,她深情地希望借记者之笔,呼吁全区3.9万名下岗女工尽快从青苹果不酸也不甜:的味道能容忍了;碰到熟人。也能爽快地告知她的工作。
  曾桂兰没有把自己看得多么能干,她只是在认真地适应着社会的需求,她深情地希望借记者之笔,呼吁全区3.9万名下岗女工尽快从怨天尤人中解脱出来,“转变观念,到社会上找饭吃。”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者党艳红
责任者

相关机构

银川市医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