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1887
颗粒名称: 百年沧桑
分类号: K2
摘要: 捷报频传北京城。
关键词: 九龙海战 林则徐

内容

捷报频传北京城。
  三次海战,均获大捷,朝野上下一片欢欣。 林则徐在上奏前对事实进行了核准。他是个认真诚实的人,尤其是对皇上的报告,更要事实准确,所以他不敢造次。但是,他仍然在文字上进行了技术性处理。 比如九龙海战,中国方面二死六伤,英人仅有四人负伤,一只双桅货船桅杆打断。在上送的战报中,林则徐则写为“击翻其双桅巨船一只,”“夷人捞起尸首就近掩埋者,已有十七具……穿鼻海战,英船横桅和帆被炮弹击中,舰体无损坏,人员亦无死亡,而中国水师则有三只师船被击沉,士兵死亡十五名,本来这并不算什么胜仗,但仍被称之为“大捷”……不管如何,三次海战,在双方武器对比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中国水师同仇敌忾,英勇杀敌,击退敌人一次次进攻, 没有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应该算是一次小小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讲,林则徐所奏报中称“旬日之内,大小接仗六次, 俱系全胜,”也算说得过去。 林则徐牢记禁烟使命,他受命于道光皇帝,主要任务是禁烟,并不想把事态闹大,从中英贸易来讲,这是正常的交往,双方互利互市,对天朝也有好处, 他是精明之人,不会视而不见。他一直对英人抱有一种幻想,认为中国自立于世,万不求人,离开夷人,可能会活得更好。而夷人却不同,中国的茶叶等物,在西方已如食物般重要,一日不用,便难以为继,那是须臾离不开的东西。不是我离不开你,而是你离不开我,是你们洋人有求于我。我即使给你们脸色,对你们苛刻一点,你们仍会赖皮涎脸来找我,并不会采取过激行动自绝天朝……对于禁烟一事,林则徐初时想得较为简单,只要有尚方宝剑,有道光皇帝做靠山,他本身洁身自好,大公无私,何愁禁烟不成?尽管在官员中对禁烟看法不一I有人甚至提出反对意见,但林则徐都觉不足为虑。
  洋商狡猾,林则徐初来时就已体会至深,但用弹压加好言劝慰及据理力争等手段便能奏效,林则徐也觉不难对付。只是后来出了个义律,他的所作所为,他的思维脉络都和别人不太一样, 很难把握,这使他颇为头疼。 尤其是义律在抗拒具结之后,表现越来越差。他是英国驻华的商务代表,但他似乎不是来做生意,而是来给谁治气似的。他对贸易方面的事并不经心,只一味地制造摩擦。 然而,林则徐的疏漏和浮夸,还是深刻影响了紫禁城里的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是个谨慎小心而又刚愎自用的人。他只知天朝,对外一无所知。 九龙海战报捷,紧接又是穿鼻、官涌报捷,水师所战皆胜,这使他飘飘然起来。 林则徐下广东之前,他曾经多次叮嘱他,只要让夷等闻风慑服就罢了,千万不要把事情弄大,不要弄到“骤开边衅”,不可收拾。可是,看过九龙战报之后,他转眼又把先前叮嘱林则徐的话语给忘得一干二净。他反而觉得林则徐的胆子不够大,仗打得太小了。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