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丝路考古初掲且末古国之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1717
颗粒名称: 新疆丝路考古初掲且末古国之谜
分类号: K85
摘要: 位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南边缘的且末县,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且末国所在地,考古工作者近年来在县城北约四公里处发掘清理了一处墓地,初步揭开了这个灭绝千余年的且末古国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 文物 考古 新疆

内容

位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南边缘的且末县,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且末国所在地,考古工作者近年来在县城北约四公里处发掘清理了一处墓地,初步揭开了这个灭绝千余年的且末古国的神秘面纱。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与新疆巴州文管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于一九九五年冬及一九九六年夏进行了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二十九座,发现较完整的骨骸近百具,出土随葬品三百多件,其时代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战国至魏晋,距今约两千多年至一千四百多年之间。据考古队介绍,这些竖穴土坑墓平面形状除习见的方形、长方形外,还有椭圆形、偏洞形、刀把形、盆盖形,还有的在墓室里再向下挖一个小坑埋尸。死者葬具不用棺材,而是用柳席,或用有四条腿的木质尸床,也有用垫尸布或裹尸布的。葬式基本上是多人合葬于一室,少则二、三人,多达十五人,人数多的把尸体分成几层,有的上下叠压没有间隔、有的用沙土层隔开。死者葬姿除少量仰身直肢和俯身葬外,更多的是仰身屈肢,将膝部拱起,为了把膝部向上抬,有的用木棍支撑膝后,有的把膝盖弯靠在墓壁上。由于墓地处于南疆大沙漠边缘,气候炎热干燥, 大部分尸体毛发犹存,身上衣物保存较好。男尸头戴毡帽,身穿皮衣,脚蹬皮靴,这些穿戴做工精细,缝制平整。有的人腰旁有皮制箭囊,囊中尚存若干铁镞木箭。有的人腰部挎着长约二十厘米的青铜刀,刀旁有长十至十五厘米的磨刀用的砺石,石上有孔,用绳子穿上系在腰间。与墓中发现的木盘中盛着全羊的尸骨相联系,可看出居民从事的是畜牧业生产,以肉食为主,故随身携带刀和砺石,便于宰杀牲口或切割取食。考古工作者清理的一批女尸,可跟前些年发现的“楼兰美女”媲美。她们有些人头戴毛线织的红色帽子,身穿红、绿色或彩条毛呢上衣,下身穿裙裤,脚上穿彩条毛袜。考古人员对尚存已风干的头部肌肉及头骨形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认为,她们为中青年妇女,高鼻深目,脸型秀美,打扮讲究。她们头上梳着多条长辫,最长的达五十多公分,有的人长辫下部为假发,用绳子跟真辫扎接。她们还注重化妆美容,有些在纤长的指甲上染上红色颜料,有些头旁放着木制粉盒、牛角制化妆勺,盒、勺内尚存黄色粉末。墓内还发现了中原的丝织品,有些织锦上织有“延年益寿”的汉字字样,还有汉代连弧纹铜镜残片,证实了且末古国在两千年前与中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是“丝绸之路”南道的要冲,只是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甚少而鲜为人知。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