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香港回归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1284
颗粒名称: 1997香港回归纪实
分类号: D02
摘要: 对于清帝国来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外人夷邦,只能讲究岁岁贡赋,哪有个人价值名份身份?这种信号委实太微弱太不足挂齿了,不仅皇帝置若罔闻,人臣也不屑一顾。
关键词: 香港 回归纪实

内容

对于清帝国来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外人夷邦,只能讲究岁岁贡赋,哪有个人价值名份身份?这种信号委实太微弱太不足挂齿了,不仅皇帝置若罔闻,人臣也不屑一顾。邓廷帧觉得这位洋人竟在天朝官员面前作态耍派,真是班门弄斧,不但不答应义律的请求,反而去信严加训导,言词激烈,态度专横,使义律的自尊心大受剌激。义律的贵族作派受到打击,原来幻想通过外交手段谋求对话的想法破灭了。义律迅速转向另外一条通路,即毫不留情地持强硬态度对待中国政府,坚决主张用武力诉诸一切,用坚船利炮唤回外交权力。他开始向本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写信,一反他的怀柔政策,希望英政府以强硬手段对待又臭又硬的清政府。来中国从事鸦片生意的人,相当一部分是从事海上掠夺的。尤其是英吉利海峡,在几个世纪以来,那里的万顷海域实际上成了培养海盗的最好场所。普通的渔民和真正的良民是难以漂洋过海到达中国海的。能完成万里征途的基本上属于三种类型:一是真正的水上军团即海军;二是商船;三是海盗。三种类型的共同点都是被巨大的利益所驱使,都有坚韧不拔敢于冒险的精神,都具有非同寻常的冷血动物的性情和狼的品格。义律从来华经营鸦片生意的商人中认作出了不者·少当年当況过海钟·盗的人。他们之所以放弃了海盗生涯,是因为从事鸦片生意比海盗更保险更平安也更赚钱。鸦片走私是另外意义上的掠夺。是另一种海盗大不列颠帝国是大海盗。来华的鸦片商是小海盗。此时的义律实际上成了海盗的代言人和保护人,犹如从兵舰船跳上了海盗船的甲板上一样,仅仅一瞬间的工夫,就完成了角色转换,他不再矜持,不再儒雅作派,完全是一副海盗嘴脸了。
  1839年3月4日,奉命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来到广东。林则徐下轿伊始,便紧锣密鼓地投入了禁烟事宜,他令部下在钦差行辕门口悬挂了两张告示。告示一曰:所有随从人等,不许擅离左右,其派在行辕之书吏,即于公馆内给予伙食,不准借端出入;凡文武官员因公禀谒者,无不立时接见。告示二曰:所有民间词讼,除实系事关海口应收阅核批外,其与海口事件无关者,一概不应准理,毋得混行投递。至应收之呈,亦应俟到省数日后,择期牌示放告。这种紧张形势像风一般刮遍珠江1997香港回归纪实三角洲。林则徐初到广州的日子里,每日和邓廷桢、恬良、关天培、豫莹在寓所里商议禁烟大事,分析三角洲一带的地理形势,査找鸦片走私船的窝点、源头。不仅如此,他还坐上水师军船去虎门澳门亲自跟踪走私趸船,察看机宜。夜深人静之时,林则徐和手下人微服私访,去烟馆民舍调查了解流毒情状.摸索鸦片流毒症结。看到富庶美丽的三角洲被鸦片所害,人间地狱般悲惨,林則徐不禁怒火中烧,决心禁烟到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情况,林则徐对鸦片之害渐渐明晰起来。广东一带民众吸食之多,鸦片兴倡,皆因夷人卖烟而起。他们“若不带鸦片,内地民人何由而吸? ”于是他把禁烟方针定在先以断绝鸦片为首务,先从源头抓起。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义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角洲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