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0892
颗粒名称: 第一次“出境”
分类号: I251
摘要: 当我们从深圳特区报社面包车换乘沙头角镇的面包车,经过边防哨卡检査完出入境证的时候,我心中不由一下子激动起来。
关键词: 小说 散文集

内容

当我们从深圳特区报社面包车换乘沙头角镇的面包车,经过边防哨卡检査完出入境证的时候,我心中不由一下子激动起来。已是不惑之年的我,这毕竟是我平生第一次“出境”啊!当我怀着一种好奇心理,真正踏上中英街这块极具神秘色彩的土地时,我仿佛感到像走在我们北国皮都左镇的狭窄街巷,人潮涌动,噪噪闹闹。沙头角,这是深圳与香港边界上的一个小镇,这中英街也正是沙头角镇热闹的一条不很长不很宽的街道。这次南下开会之余,人们就议论这中英街情况,深圳特区报的同志们也不断介绍说:中英街左侧属深圳管,右侧属香港管,街道界线是栽下的铁管为准。咱们到那里不得撞入界地。我们一行人走在街上,彼此相互照应,购物相互参谋,样子十分谨慎,生怕超越规定的界线。然而坐堂内的香港老板和售货小姐也并非来时想象的那样ー出门外拉客谈买卖,她们则是彬彬有礼地操着夹生的普通话,向走到近前的欲购者,热情介绍着商品,那热情劲让你难以离去。”老板,金首饰成色足,价钱可优惠,买回去送给太太,她ー定会很喜欢啦……”‘这里的金首饰品种类的确可称为多、奇、新。随着老板售货小姐的一阵“啦”,“噢”的介绍后,我们满意地为太太各买了首饰。中英街,这条狭窄的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走出这家金店,没几步就是服装、小家电、工艺品……,一长溜小商摊,这里的小老板们,可说做生意极精,只要你在哪个小摊前停步,小老板们定会不让你空行而过。这条狭窄的街上,充满着浓重的商品经济氛围,提着所购商品,看着这里商品经营红红火火情景,我想,离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日子越来越近,待回归后,再到这条街上就不会有怕越界线的戒备心理,这里的店堂老板们,一定会更为热情、更亲切,这条小街也一定会有新的姿态,迎着祖国各地来这里光顾的人们。离开了中英街、离开了沙头角镇,然而,那小镇街道仿佛有着一种潜在的魅力,吸引着我,等待着我们再次到来。是呀!我也正是期待着97香港回归那一天。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