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流汗不流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0707
颗粒名称: 男儿流汗不流泪
分类号: I2
摘要: 江宁人到中年,从工作岗位上被精减下来,他也曾失望、彷徨过,面对妻子和儿子因此将生活得更清苦。
关键词: 随笔 社会生活

内容

40岁的江宁是一家棉纺织厂的普通保全工,与妻子在同一家工厂,夫妻俩带一个12岁的孩子,全部家庭收入总共只有700元,就是这份并不宽裕的收入,也难以保证,在二年前的企业改制中,江宁待岗在家,没有一分钱收入,江宁下岗不灰心,一边外出打零工,一边挤出钱来读书。他参加了某大学电脑管理专业的自学考试。他克服重重困难和别人异样的眼光,经过两年不懈努力,已考出了12门课程,再考3门课程就可拿到大专文凭,最近他参加了一家外资企业的应聘,企业的人事部经理拿着江宁厚厚一沓自学考试合格证书,马上把他推荐给了总经理。江宁人到中年,从工作岗位上被精减下来,他也曾失望、彷徨过,面对妻子和儿子因此将生活得更清苦,他心里很愧疚。但是,在他身上,压力变成了动力,他把失败当做起点,不自悲、不气馁,不怨天、不尤人,不失意、不流泪,凭着对妻子与儿子的爱和顽强的生活信念,用自己的汗水为自己闯出了一条路,他成功了,他的成功非同一般,经受过挫折后的成功,对江宁来说,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下岗不灰心,男儿当自强。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无忧、无虑,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人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能把它的活力解放。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需要由患难来促成。时下,下岗对我们每一个公务员和企业职工来说,不再是“狼来了”的空话,在中国的观念中,男人比女从多一份责任,因此,男人下岗,所经受的压力更大,但是,与女人相比,男人的存在是一种精神。男人的精神形态,不仅仅表现于他的学识、见地、修养和风度,也不仅仅表现于肩膀和胸脯的宽厚,而是在困难和厄运面前,能以一种冷静、积极,而不是灰暗、消沉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生活。保持进取,向上之势,走向自己所确立的目标,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创造出卓然的人生境界,让社会器重你,让妻子有安全感,使孩子发自内心地敬佩你,以你为人生的榜样;有了这种精神,下岗只不过是让生活轻轻踢了一下腰,永远不会压垮你,只会使你更坚强起来。我想,江宁下岗后通过奋斗,又重新上岗,他的人生内涵将会更加丰富,他经历过的磨练,将是他今后人生旅途中取之不竭的宝藏,因为苦难一经过去,就变为甘美。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只有战胜了自己,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那些正在品尝下岗苦滋味的男人们,你不妨把江宁的经历当成一面镜子,从消沉中振作起来,正视逆境,只要不被它压倒,多动一动脑子,多流一些汗,路就在你的脚下,走过去就是彼岸。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小平
责任者
江宁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