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梦徽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0659
颗粒名称: 析梦徽州
分类号: K901
摘要: 社会发展历史,是否可以这样去归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文明,与家庭族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家和国原本就是联体的。由此而看我的这次古徽州之行,则亦是一个沉甸甸的回归传统的梦中梦了。
关键词: 人文景观 人文地理 徽州

内容

民居、祠堂、牌坊,堪称徽州“三绝”。去看看歙县的斗山街吧,去观光一下潜古民居博物馆吧。那一围围白墙黛瓦,实在是一围围浓重的封建文化的心理场啊。民居大抵可分三类:一为商人之宅,一为平民之宅,一为官宦之宅。在相近的风格特点之中,界分出殷实温饱,为家之奋斗的心血汗水,点点滴滴地渗透在规模各异的宅里。天井透出一方蓝天白云,承沐着风霜雨露,在“肥水不外流”的发家宗旨里,透出主人经年累月的梦想,把这梦想描画在家里,于是,或墙、或柱、或窗、或门、或砖、或瓦、或木、或石、无不留下家的发展的缕缕梦痕“八仙”的逍遥梦,“五蝠拜寿”的延年梦,“九松(孙)图”的繁衍梦,“十二月花”的和顺梦……渐渐就幻化成一派氛围,幻化成一种人文背景,一种道德文化传统,在日光之河里以“化石”的形式传递于后人。
  古徽州人的经商之路贯穿于每一代的人生历程,大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持恒韧拔。徽商家族里,没有“半路出家”,更无“半途而废他们认命,把经商看作是命中注定的行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干甚?经商去。把顽强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和聪慧早早地挽结在坐商贩贾的链条上,学其道,守其德,信奉“八字”座右铭一货真、价实、量足、守信,追求“十不要”:外出不要露财,夜宿和衣而卧;不要在是非喧闹之地逗留;不狎妓,不贪杯,不吸毒,不聚赌……在高层次的人格追求中,熏陶出徽州商人特有的儒雅气度,生意上的兴达,往往不是短时所蹴就,要付出毕生心力,初成“气候”,徽商又追求后代的诗书礼义的灌输,“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这是一条既富且贵的路。于是就出现了“文经武纬甲第,忠君报国名家”的既商且文而官的辉煌家民居是古徽州人由商入文,由文入仕,又由仕入商的家族发展轨迹,或称峰极、楷模。而宗祠则是对这种家世家史的经验总结。歙县城西六公里的棠樾村,是明清鲍氏家族的发迹之地。今仍保存有“敦本堂”、“清懿堂”,昭显着鲍家求商入文、以文入官的发达历史。彪扬着鲍氏女性恪守贞节、相夫教子的“美德”。几十名贞女节妇的清泪,洗拭得“清懿”匾额熠熠生辉。
  歙县是有名的“牌坊之乡”,全县散布着二百五十余座牌坊。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八十余座,最著名的当属棠樾牌坊群。一连七座,气势轩昂,风格上略有差异,细分出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为郊野平添了一层厚重、肃穆气象。有“敕封”(朝廷出资建造),而更多为“旌表”(朝廷恩准由家族自建),从内容上,概括了“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亦是对鲍家仕商兼济的极度彰扬。一首一尾的两座,典型地体现了先辈荫福子孙,后代光宗燿祖的对应关系。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谁言徽州无梦,游历徽州,就是游历于一条通往几百年前的时光隧道,户户古民居,宗宗古祠堂,座座石牌坊,复归出古徽州人美好而艰辛,凝涩而欣慰的人生之梦,由此“三绝”想到我们的社会发展历史,是否可以这样去归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文明,与家庭族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家和国原本就是联体的。由此而看我的这次古徽州之行,则亦是一个沉甸甸的回归传统的梦中梦了。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玮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