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打表驾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0582
颗粒名称: 的士打表驾到
分类号: K875.3
摘要: 过去一年的最后三个月,是乘客十分方便的季节。 在“中巴”和黄包车的两头夹击下,“的哥”们终于放下大爷的架子,启封早该启封的计价器,离开他们在饭店、车站蹲守的日子,以“面的”5.00元、“夏利”6.00元的公道价格起步在银川大街小巷穿来梭往。如果你稍作留意便会发现,从繁华路段驶过的三辆车中,就有一辆是“的”。 为了向读者提供不加任何水分的报道,我们采取隐身方式,以“乘客”的身份进行跟踪采访。
关键词: 出租车 交通工具

内容

1月9日下午2点40分,记者在街边招手,一辆宁A81009的“面的”减速、靠边,非常规矩地停在我们身边,没待落定,司机便自觉摁下计价器,从食为先饭庄到附属医院,车价为6.50元,按同等里程、所载人数相加,记者量化出一个简单的公式:“中巴”每位1.00元X5人=5.00元;黄包车每位1.50元X5人=7.50元。
  都在8.00元之内,你当乘客该选哪种出行工具?于是有人作了精明的概括:近要黄包、远上“中巴”,不近不远打“面的”。
  1月10日下午1点55分,记者从东环市场拦得宁A82666“面的”前往工行大厦,途经邮电十字路时遇到少有所见的堵车,这当口我们和这位“的哥”聊了起来。
  “打表前,天天窝在一个地方等客,现在满街乱跑,习惯吗?”记者问。
  “早惯了,铁打的出租流水的客,不在街上跑还能让乘客到处找我们;刚开始害怕空驶赔本,几天下来就顺了。”“那么打表对谁有利?”记者追问。
  “谁都有利。5.00元起步,全国有哪个城市能定每公里1.00元这么低的价?从10.00元降到5.00元,对我们来说看起来不好干了,但多跑几趟就能拉平,关键看你是不是勤快;再说车价变成1:2,乘客人数却上升至5:1,谁有利?”绿灯一亮,“的哥”轻松拨档、油门一轰,把这个问题又撂了下来。下车后记者思忖,别看他长得憨实帐倒算得挺细,硬是把我们要到城运交管处了解的几组数字给比了出来。但这位“的哥”有没有想过,乘客多了5倍,城市的“面的”又翻了几番?“面的”是多?还是少?这个答案早在“8”字打头车辆猛增的上牌统计里就得到了印证。一些本来不是“的哥”的司机,纷纷辞掉原来那份差使,或掏出积蓄老本、或凑钱借贷,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最终导致客运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一位“的哥”在买车三个月后就后悔地告诉记者:“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你该怎么办?”好在去年年初.市建委审时度势作出了“经营权有偿使用、规模控制”的决定。但冷时无人过问、热来蜂拥而至,银川个别服务行业这股可怕的“跟进风”何时休矣“面的”是多了点,但可乐坏了群众。在文化东街,一位刚下车的乘客告诉记者:“这不我刚下火车就打'的'回了家。从新城到这里才16.00元,要在打表前非宰你25.00元不可。”家住进宁南街的林xx说;“面的”是一种既有特色又很方便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冬季接人送客,一家几口人再捎点东西还真少不了它。”“的”多乐了乘客忧着司机;“的”少乐了司机忧着乘客。似乎这是个永远难解的矛盾,但回头看看经济发达城市的出租行业,谁不经历类似由观念转变带来的阵痛,只要城建、交管部门用好调控这个杠杆,从便民利民出发。今年我们和市民一样仍旧看好“面的”!“面的”喜忧参半,“夏利”的处境又如何?1月11日上午10点30分,记者在西门环岛发现,有两位乘客放过几趟“夏利”,单等一辆“面的”,驶来才打手势。记者在随后所搭宁A81276“夏利”上向“的哥”打听:"6.00元和5.00元只差1.00元,再说每公里1.20元仅比'面的'多0.20元。为什么一些乘客选打'面的'不打'夏利'?”他苦笑着说:“我也弄不懂。”等结帐的一刻他又追了一句:“可能是多拉两人吧。”望着这位把车收拾得干干净净、态度温和的“的哥”,记者不知该不该对乘客说,在你的5次打车选择里能不能打2次“夏利”。
  下午2点30分,在游乐园门口,一辆无牌、无出租标识的全新“夏利”悄然驶来,司机殷勤地问:“走吗?”记者上车后说:“怎么没挂牌照就出来拉活?”跟车的一位姑娘回答:“没办法”贷款买的只好一边干一边去办手续。”到了惠民巷口,6.00元的车钱,记者递过去10.00元,但司机没有找钱的意思。在银川像这种无牌照、无营运证、无税务发票,以及那些“9”字打头出来“炒更”的黑车究竟还有多少?记者几天打“的”观察:十有八九的司机不主动给乘客发票;一半以上的司机不主动找零;另有一部分司机在搭客时依旧出示“空车”标识。在此提醒市民:打“的”之前备好零钱,报销时请先打听有没有发票。但这些难道都属于乘客的义务?一位乘客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在单位和同事闹了别扭打车回家,上车听了一段嘈杂的“迪斯科”后心情更坏,于是便要求司机关掉,谁料对方非但不关反倒粗暴地对她说,哪来这么多事,这车是我私人的,不坐现在就下去。
  车可能是私人的,但从你挂上营运执照后的第一天开始,就作出了对社会的承诺,就要以乘客的方便和利益为主。的士司机,以诚待客,方能致富!11月12日下午I点30分,记者在前进街截得一辆“面的”,在我们多次催促下,司机仍拒绝打表,他很不耐烦地说:“你要去宁大打表不打表都是20.00元”。按公里计算可能就这么些钱,但没有规矩何成方圆?新的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已经推厅百天,对那些至今仍不习惯打表的司机,城运交管处应加强稽査力度。因为出租车除了是市民的出行工具外,还是外地客人观察银川文明程度的“窗口”。
  一位青岛来宁出差乘客的几句话给记者带来极大震动:“本来打表计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银川推广却花了8年时间。再如不搭客时应出示‘暂不载客';车内除了张贴监督电话外还应有’乘客提示'、'公益广告’等;这些做法几乎所有城市都有。”是旧的习惯支配我们?还是我们破除旧的习惯?从的士打表这一现象中,我们似乎看到自己身边许多“滞后”的思维定势。但的士司机的主流必须肯定,去年一年,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奉献乘客的事迹常有所见,从职业本身来说,他们的工作也比其它行业更具风险。关注“面的”和“夏利”的同时,记者和乘客一样并没有忘记仍在饭店门口蹲守的“桑塔纳”们。
  下午6点,我们在长相忆宾馆采访了一位“桑的”司机。记:打表后上街拉过活吗?司机:很少,本地乘客没有急事一般不打。
  记:哪些是你们的乘客?司机:包车、婚礼用车、旅游观光、饭店住客;去年9月,光沙湖一天就跑了三趟,但一到冬季我们的生意就清淡下来,眼见年关已近不知开春后能不能好转?一句话还是车太多!话音刚落,一辆崭新的“富康”的士驶抵饭店门口,记者猛地联想起昨天街头有几辆“拉达”、“波罗乃兹”在后窗贴出“此车转让”的场景。新旧交替,这种变革一方面反映出客运市场中间“适者生存”的法则;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银川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因如此,我们同情和理解“桑塔纳”的暂时尴尬,就像在市场经济下行业和职能分工不同一样,即使在北京每公里2.00元以上的出租车也只能趴在饭店和机场蹲守。
  记得1995年记者在一篇关于车夫报道中预言,黄包车和的士两分天下的格局起码要维持两至三年,但没料到仅仅半年就被“面的”和“夏利”取代。今天,作为市民的交通工具,“面的”和“夏利”的时代已经来临.;那么,“桑塔纳”走出饭店开往街头载客的日子还能离我们有多远?'97驾到,按照风俗习惯恭祝一年辛苦的“的哥”、“的嫂”安全第一、腰包更鼓;更愿全市人民出行便当一路顺风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