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普法工作已见成效法制观念渐入人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0572
颗粒名称: 全市普法工作已见成效法制观念渐入人心
分类号: D9
摘要: 本报讯(记者丁洪)几位进城在一家建筑施工队打工的农民万万没有想到,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而今施工队解散了,他们的工钱没有了着落。于是一纸状子递到了城区法院,把这个施工队的某建筑公司拉上了被告席,他们终于讨回了公道。像这样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现在很平常了,“找律师”、“打官司”已不再是难为情的事。
关键词: 法制 研究 法律观念

内容

本报讯(记者丁洪)几位进城在一家建筑施工队打工的农民万万没有想到,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而今施工队解散了,他们的工钱没有了着落。于是一纸状子递到了城区法院,把这个施工队的某建筑公司拉上了被告席,他们终于讨回了公道。像这样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现在很平常了,“找律师”、“打官司”已不再是难为情的事。
  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已使银川人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像《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些法律已深入人心,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商品深恶痛绝,现在已不再忍气吞声,而是去找消协,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近年来,不论是商品质量投诉,还是名誉权等其它侵权纠纷,老百姓掌握了法律武器“要一个说法”,也使他们尝到了不少“甜头”。而在经济领域中,“老板”们的体会则更深。一家公司的老板说:“以前总是吃亏,甚至被别人骗,主要是不懂法,让人家在合同上做了手脚。”现在这位老板不仅聘请了法律顾问,而且诸如《经济合同法》等法规成了他桌边常备书。银川市住宅建设公司, 围绕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有针对性地普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以提高领导和管理人员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和自觉性。
  “需要法律帮助就去找律师”,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每次的法律咨询总能引来许多咨询者,甚至当场就请写诉状或委托代理。1996年仅银川市的9家律师事务所共办理各类案件2252件,其中担任常年法律顾问的239家,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264件,代写法律事务文件1000多件。全市7个公证处也办理各类公证3600件,其中经济合同公证2100多件,民事权利义务公证789件。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