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盖房热的冷思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0485
颗粒名称: 农村盖房热的冷思考
分类号: C913
摘要: 近年来,在农村盖起了宽敞、美观、舒适的房屋,时至今日,此势仍锐不可当,大有高标准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社会生活 农村盖房

内容

近年来,在农村盖起了宽敞、美观、舒适的房屋,时至今日,此势仍锐不可当,大有高标准发展的趋势。透过现象仔细思量,此事就未必值得称道了。因为——建房热带来诸多“病症”“病症一”:影响农业生产。就大多数农户的建房标准而言,盖砖木结构的五间平房至少得1.5万元,更不用说盖二层小洋楼。正因为农民把辛苦劳动累年积月攒起的大量“血汗钱”,花在了建房上。相对来说,在农业生产上的投入就少多了,该用的化肥不用了,该打的农药不打了,该学的技术不学了。这样农民手中的钱向建房倾斜了,无力进行生产再投入,是农业生产一个巨大的潜在不利因素,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步伐。“病症二”:借钱盖新房。有些人打肿脸充胖子,不顾及自身经济条件,见别人盖新房就心急眼热。通过向亲朋好友借钱,或到信用社贷款等多种途径,硬是把新房“撑”起来了。殊不知,乔迁新居后欢乐变忧愁,日后只得节衣缩食,勒紧裤带先还帐,好不可怜!“病症三”:民事纠纷增多。众多的农户为显示新房的气派,宅基的高度不断增高,有的地基竟然冒出地面二米多。后建的不甘居低,拼命增高堵住了别人的水路的事时有发生,于是引起的纠纷日渐增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病症四”:乱占耕地。有些人为了扩大建房面积或想占块“风水宝地”,原庄点坑洼本可拉土垫高就可以翻建,非要重新规划占耕地建庄点;还有建房户没地基与农户互相换田等情况,致使因建房而侵占耕地的现象愈演愈烈。给土地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由此可见,“建房热”喜中有忧,值得深思。但此“热”生命力特强,已成滚滚潮流是何缘故呢?人们不得不“热”中析缘由改革开放十几年,大多数农民靠党的政策脱了贫吗,走上了致富路。手中的票票也比过去多了,便觉得与住了几十年的土木结构的旧房“不合拍”,赶不上时代潮流了,渐渐地房子的新与旧、好与差,成了衡量农户经济状况的惟一标准,时下农民盖房都向高标准看齐,相互攀比,以显示自己富有,有能耐,更有不少女青年找对象看重男方家的经济条件,房子标准的高低就自然成了最明显的标志,这又为建房“热”推波助澜。另外,农村宅基地审批不严,把关不紧,客观上给建房“热”升了温,为引导建房“热”早日降温走上正轨,我们应该一一制定措施降降“热”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我国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还不很高,仍需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合理利用手中的资金,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加大农业和科技含量,尽力促使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其次,认真贯彻《土地管理法》,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严格依法办事,不符合划宅基地条件的,坚决不批;对违法的,严厉制裁,绝不手软,维护法律尊严。第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家应制定更好的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逐步缩小工农业生产品剪刀差,以便提高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从而改变资金流向建房的不利局面。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段政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