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与孝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0179
颗粒名称: 包容与孝爱
分类号: C913
摘要: 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总是有不能重合的隔膜,阅历不同观点自然不尽相同。
关键词: 妈妈 父母 女儿

内容

“要是我敢在外安稳摄妈好,是在为维护她的尊严,至于妈妈是何感受,我可压根儿面那样出丑,你们肯定都来教训我了。”妈妈从外面一进来就向我们发表她的颇为不满的假设:“可是人家的女儿却不在乎!”我知道妈妈指的是什么,准是对面楼上的那位阿姨又在院里出洋相了。我简直可以想得出她的具体情形,一定正站在院里唱流行歌呢,那些词儿连我都记不住!她的女儿们却从不干涉她的自由,甚至连她当众跳舞都不管,那舞姿真叫我不敢恭维。我反驳妈妈:“唉呀!难道你认为那有什么好吗?她的女儿竟然不管她,让她受嘲笑,真是不称职的女儿。”妈妈仍然说:“那才是孝顺的表现。”看那阿姨每日穿过院子哼着歌儿时自信而感觉良好的表情,知道她一定自觉十分潇洒。爱的含义很广,父母对子女的爱一般说来差不多是满全的、毫无保留的。有的父母对孩子几乎包容到了毫无理由的地步,甚至连同他们的过犯。我觉得这种爱有些可怕,但这是天性所使,没有办法的事情。反过来,子女对父母就不一定了,我们或者可以敬爱父母那些令人佩服之处,而对于他们的不完善,则不能视而不见。妈妈方才的理论难道就是由于这种不公平而发的吗?我想了想——跟妈妈一同逛大街,最不喜欢她频频左右回顾,她一扭头往往几十秒钟转不过脸来。对此我非常不满:“好了,别看啦!”我总是这么喊她。当然,妈妈的工作就是跟服装打交道,她忍.不住要对好的衣服款式感兴趣,可这种看人法,在大街上总是不雅。对于我们的抱怨,妈妈当时并不十分生气,顶多说一句:“我看看那个衣服样子嘛!”,但久而久之,也许就攒出了委屈。记得有一次,几位客人在家里谈天,也许话题很有趣吧,妈妈竟大笑不止。我可不喜欢妈妈那个样子,觉得她笑得实在过了头。等客人走后,我便说:“妈,以后可要注意,再可笑的事情也不能笑得太厉害,多不好看。”我以这种口气对父母说话实在不该,但现如今的家庭毕竟不像过去那么古板,“民主”的成分已经多于“专政”,儿女们说话随便多少是因为自由惯了。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么做完全是为妈从来没想过。
  “可是人家的女儿却不在乎!”我窝在沙发角里反复玩味妈妈说这句话的含义。圣经上对爱的解释其中有一条:“爱是凡事包容。”那么反过来说,我的不包容是否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不爱?也许妈妈的不满也是有道理的。我探头去看妈妈:妈妈正背朝着我在厨房里挥动着铲子忙着炒菜,显然早已抛开了她刚才的不满的情绪。父母真是很操劳!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我似乎有一点开悟了。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总是有不能重合的隔膜,阅历不同观点自然不尽相同。我怎能自以为是地对父母的行为锱铢必较呢?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