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户人剧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0168
颗粒名称: 庄户人剧团
分类号: J8
摘要: 1985年秋,潘文玉拿出6000元创办了以家人为主要成员的“庄户人剧团”。10年来剧团累计行程2000多公里,演出400多场,观众达10万余人,剧团力量不断扩大,现有40名职员,道具、音响设备也大大地改善了。
关键词: 剧团 农民 潘文玉

内容

在银川郊区银新乡砖渠村,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农民剧团”,从1986年就开始为城乡观众演唱。他们推出一部又一部深受观众欢迎的节目,平均每年演出120多场,被乡亲们称为离不开的剧团。今年58岁的潘文玉、受父亲的影响爱好戏剧。以前在市剧团当过演员,“破四旧”时被赶到农村养猪。在乡下他仍然钟爱艺术,闲时自弹自唱。改革开放后,潘文玉一家种地养鱼做生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盖了砖房,儿子娶了媳妇另过。儿子每月给老两口拿粮又给钱,老两口子过得倒也清闲。后来,潘老汉看到农村一些人因家庭、婚姻纠纷闹得鸡犬不宁。有的年轻人步入社会,做事没分寸闹岀乱子。还有些好逸恶劳者染上赌博等不良恶习,不仅害了自己还败坏社会风气,潘老汉心里不安宁。他想,要是办个剧团该有多好,既可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又能把好的精神食粮送给农民。1985年秋,潘文玉拿出6000元创办了以家人为主要成员的“庄户人剧团”。潘文玉是农民,他知道庄户人爱看大戏,但专业剧团难得下来,即使下来农民也负担不起。演戏不是耍把式,不仅要剧目多,而且演技要高,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来不得半点含糊。为此,他把一些专业剧团解散的骨干留下来,全员实行分工制,根据演技高低、岗位职责、成绩大小来分酬,不论资排辈,不优亲厚友、谁有能耐谁挣钱,这样,庄户剧团大戏排得蛮成个样子呢。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潘老汉和他的剧团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10年来剧团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秦腔、眉户、小品,坐唱等多种形式,配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创编20多个群众喜爱的剧目和传统段子、深入全区30多个乡镇、150多个村队演出,给农民带来道不完的欢笑。其中〈夸夸党的恩情〉、〈小两口算帐〉、〈二娃学法〉等剧目,既有政策感召力,又寓教于乐,许多场面演出非常感人。今年秋天,在郊区军永固乡演出,观众爆满,300多人的大院,挤得水泄不通,演员只得提前入场。原安排3天演6场,后来,农民自愿集资又加演了3天,一些没生意可做的小贩,那天也能卖出100多元钱,临走时千叮万嘱明年别忘了再来演出。
  10年来剧团累计行程2000多公里,演出400多场,观众达10万余人,剧团力量不断扩大,现有40名职员,道具、音响设备也大大地改善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潘文玉多次受到郊区、银新乡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表彰。他的庄户人剧团也赢得了农民的心。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潘老汉只有一句话:唱戏是为了人们欢笑。为庄户人唱戏,我要唱个没完。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潘文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银新乡砖渠村
相关地名